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4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2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5篇
法律   82篇
中国共产党   260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4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吴涌汶 《探索》2008,20(1):53-59
公平作为平等的异化,其发展轨迹表现出一个从不平等的合理性又复归到平等这样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态势.在资产阶级经济学中,先后建立起两种公平观,其一是以要素贡献或效率为准则的公平观,其二是收入均等化意义上的公平观.社会主义公平分配观与资本主义公平分配观在内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效率原则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公平目标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实践上的矛盾,在二者之间只能相机抉择.  相似文献   
42.
会党是秘密社会的重要组织,在辛亥革命时期,会党成为一支非常活跃的政治力量。他们与资产阶级革命派之间有联合有分裂,对革命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由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阶级局限性和会党自身弱点的相互渗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辛亥革命的失败。  相似文献   
43.
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是重商,其中以王韬、马建忠、薛福成、郑观应等为主要代表,他们的经济伦理观反映了要求发展工商业和倡导富国利民,以抵御外侮的进步思想。中国近代早期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在继承中国传统经济伦理观的基础上,还立足于近代中国国情,建构起具有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特点的经济伦理思想,有着突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44.
二战以来,韩国政党政治稳步发展,自出现第一个政党——大韩女子国民党开始,已发展到300多个自称为政党的政治团体,其中具备政党基本属性的有88个。目前,韩国的政党主要有大国家党、新千年民主党、民主劳动党、开放国民党和自由民主联合党等。到20世纪90年代时,韩国政党政治制度已基本完善,政党活动程序得到了规范,并由长期的辈人执掌政权向多党轮流执政过渡。政局较为稳定。作为资本主义国家,韩国政党在发展中不仅具有一般资产阶级政党的共同属性,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相似文献   
45.
高格 《中外法学》1985,(4):52-57
<正> 西方刑法中的罪过学说就是资产阶级的罪过学说,这种学说是其犯罪构成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资产阶级刑法学者认为,罪过是犯罪构成的主观要件,罪过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主观基础,没有罪过就不能负刑事责任。西方各国刑法中的罪过学说其基本观点与内容是相同的,但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与英美法系国家刑法学的论述又有不同特点。一般认为,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关于罪过的论述比较  相似文献   
46.
民族自决权是列宁继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列宁在领导俄国革命和俄国社会主义建设中解决俄国民族问题的重要理论原则。列宁在继承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基于俄国的国情与民族特点,赋予了民族自决权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47.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集中代表了中国人民的崇高追求。 20世纪上半叶,孙中山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主题,弃旧图新,鞠躬尽瘁,为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推开了藩篱。之后,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为主题,前仆后继,英勇奋斗28年,建立了新中国,为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创造了社会前提。 20世纪下半叶,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懈探索,艰苦创业,为中国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谱写了一页页光辉篇章。 在确立社会主义制度上,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对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  相似文献   
48.
陈发园 《世纪行》2010,(7):37-38
<正>张难先(1874——1968)是我国辛亥革命首义先驱、著名爱国民主人士。他饱经沧桑、阅历丰富,一生历经晚清、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期。少年有志,志在救国。青年时代投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参加过辛亥武昌首义。民国时期担任公职,刚正不阿,廉洁奉公,政绩卓著,被誉为"荆楚怪杰",而受时  相似文献   
49.
"两个必然"理论是马克思经过多年的分析而得出的结论,这一结论的得出说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历史的趋势。尽管现在的客观条件发生了变化,工人阶级已不同于旧日的工人阶级,但是由生产力决定的这一客观规律是不会发生改变的。  相似文献   
50.
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经济极度困难,物资奇缺。陶铸与有关部门拟定了一份2000人的特供名单,要求中共广州市委对高级知识分子和归侨、港澳同胞中上层知名人士实行分级特供。考虑到一些知识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