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87篇
  免费   82篇
  国内免费   39篇
各国政治   56篇
工人农民   17篇
世界政治   498篇
外交国际关系   97篇
法律   321篇
中国共产党   1369篇
中国政治   1343篇
政治理论   752篇
综合类   655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288篇
  2013年   293篇
  2012年   552篇
  2011年   469篇
  2010年   366篇
  2009年   474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269篇
  2006年   245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76篇
  2002年   208篇
  2001年   225篇
  2000年   9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现代性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中国学术界的视野,马克思的现代性思想是这个领域研究不可绕开的重要话题。学者们围绕马克思是否研究过现代性、现代性的内涵与现代性的困境、马克思如何展开他的现代性理论以及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现实意义各抒己见,梳理这些问题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到当前马克思现代性理论这一课题的研究成果,也发现了其中存在的不足,明确了学界下一步的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22.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种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的许多代表人物都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他们承认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生态危机的根源,主张消除生态危机必须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超越当代资本主义和现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的新型的生态社会主义。这一思潮带有一定的乌托邦色彩,同时它也使当代生态运动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导向,并使马克思主义面对当代最大的现实问题而摆脱了教条化倾向,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3.
王晓华 《探索》2002,(3):56-59
现代性的核心是主体主义,它在使人类的力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增强的同时,也存在自我对立的品格.现代性的悖论显现为个体性悖论和家园悖论.后现代主义的真谛是找到了超越主体主义的生存逻辑,这就是恢复人与世界的统一性,人升华为守护其它主体的主体.  相似文献   
24.
谭明 《世纪桥》2002,(1):64-64
《经济全球化与思想教育》一书,日前已由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系《经济全球化系列丛书》之一。这套丛书由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张晓忠副教授担任总主编,是由他主持的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互关系的变化及对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5.
许静波 《世纪桥》2002,(6):46-47
跨越卡夫丁峡谷,或者说“不通过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特指“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1]1881年,俄国女革命家维·伊·查苏利奇给马克思写信,要求他对俄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景问题特别是农村公社的发展发表自己的看法。查苏利奇在信  相似文献   
26.
温越 《新东方》2002,11(5):58-61
郁达夫作为新文学运动主要作家之一,其小说独特的死亡意识流露出作家思想与性格的矛盾性,反映了20世纪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意识与反抗意识这一历史性困惑。表明了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本质上体现出对人的关心和生命意义上对人的终极关怀。  相似文献   
27.
陈勇勤 《求索》2007,(11):1-5
中国经济学形成的内在基因,必须从“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当中进行探讨。结束中国110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惨痛经历的,不是中国的资本主义,而是中国的社会主义。“中国的资本主义”,同三民主义和“中国法西斯主义”都有一定的联系。大官僚资本的产生和迅速膨胀反映出,当时中国的经济形态已经不能再用费边社的社会主义模式来比照,已经越来越多地添加进资本主义的因素。“中国的社会主叉”以马克思“共产”模式为核心,经由新民主主义走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通过重新解读马克思、孙中山的有关论说,明确“中国的社会主义”始终都要关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共性,还特别需要澄清劳资关系问题.并以“中国的社会主义”的实践答复“社会主义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28.
从哲学的向度考察全球化,它就是一场在"经济-文化-政治"框架内全面展开的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战略,是被资本主义所扭曲的现代性实现其全球战略的实践,我们不能因为对全球社会的美好愿望而忽视对这场全球化的批判.  相似文献   
29.
李颖 《青年探索》2007,(1):14-15
新青年是现代性的启蒙者,其独立地思考、自主地选择的思维品质成就了其“反传统”的历史形象。新人类继承了新青年的这一现代特征,并将这一品质植入了大众日常生活的思维之中,从而实现了现代品质由精英世界向平民世界的流转。但是,不同于新青年,新人类对传统认知的缺失导致其现代性具有强烈的当下性,却游离于民族整体传统的绵延之流。民族的复兴需要传统的现代性而不仅仅是当下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30.
<正> 保安处分是现代资本主义国家刑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十九世纪末期,以至二十世纪所制定的资产阶级刑法,基本上都有保安处分的规定。随着时间的推移,保安处分的种类及其法定条件,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从而日趋精密,逐步发展起来,成为资产阶级专政的重要工具之一。许多知名的资产阶级刑法学家,将保安处分制度,看作是现代刑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