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8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11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31篇
法律   314篇
中国共产党   288篇
中国政治   517篇
政治理论   76篇
综合类   15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19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4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39篇
  2008年   115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01.
数字     
《廉政瞭望》2012,(19):14-14
15245件近日,首部由中国学者编成的《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在故宫博物院首发,在此期间中国被日本掠夺的文物达15245件。  相似文献   
802.
建国以来全国范围内的文物普查工作已经进行了三次。第一次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1956~1959年),第二次在改革开放不久(1981-1989年)。两次文物普查都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因各种条件的限制,存在某些不足。笔者在省文物局领导的关心下,有幸参加了贵州省第三次文物普查(简称“三普”)后期阶段的工作,从中学习到了许多关于文物调查的知识,也越来越多地感悟到文物工作与当今的经济建设密不可分,两者问应存在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拟从以下几方面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803.
《社会主义论坛》2006,(4):I0002-I0003
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是隶属云南省文化厅的科研型事业单位,成立于1959年11月,时称云南省文物工作队,1988年9月改为现名。负责云南省文物调查,保护,发掘,研究和宣传工作,承担对州(市),县文物工作的业务辅导职责。  相似文献   
804.
高凯军 《前线》2011,(1):62-63
漫步长安街,您会发现在首都博物馆前广场的东北角,矗立着一块高6.7米、汉白玉石材的巨大石碑。这就是目前京城最大的石刻文物、首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乾隆御制碑。在北京永定门外燕敦,同样也矗立着一块以满、汉文刻着乾隆皇帝御制《帝都篇》《皇都篇》的巨大方形清代碑刻。  相似文献   
805.
李平 《中国减灾》2011,(2):54-54
启功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书法大师、学者、文物鉴定专家,他一生坎坷,不慕荣利,可谓大音希声。启功先生在北师大多年,曾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是有名的画家,其书、诗、画被称为三绝,著作颇丰。  相似文献   
806.
807.
《当代贵州》2011,(20):48-49
大量的文物和史料显示,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长征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省大量的文物和史料显示,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  相似文献   
808.
《当代贵州》2011,(36):68-68
12月3日,贵州省文物考古队在瓮安县松坪乡境内的一个洞穴内发现早期人类活动遗迹,并试掘出土了一批石器及陶器、骨头残片。从试掘出土的东西看,考古专家初步推断,这一遗迹属于旧石器时期人类活动的遗址,而旧石器时期距今已有1万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809.
太原市杏花岭区历史悠久,人文历史资源丰富。目前,正值全区大力建设集中心商务区、历史文化区、休闲旅游区、绿色农业区、文明法治区为一体的综合性城区,发展文物旅游产业,充分挖掘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构建起具有杏花岭区特色的历史文化发展体系就成为全区发展的一项重点工程。本文主要就交通、环卫工作如何配合杏花岭区文物旅游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举措。  相似文献   
810.
心系古印     
在孙家潭的童年记忆里,家里有不少图章,象牙的、水晶的、牛角的、还见有银的和铜的,印纽制作精彩,有几方至今还保存着。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孙家潭在内蒙古插队,拜当代著名的书法家、篆刻家、收藏家、文物鉴赏家杨鲁安先生为师,在其家中第一次看见古代的秦汉印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