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1篇
世界政治   2篇
法律   54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6篇
政治理论   1篇
综合类   2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我国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姚欢 《前沿》2003,36(6):92-95
民事监督权是我国宪法赋予检察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能 ,针对目前监督不力的现状 ,不少学者提出了赋予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观点。本文通过与国外检察机关职能模式的对比 ,阐述了建立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的理由及建立怎样的起诉权机制的问题  相似文献   
62.
美国检察权的滥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的刑事司法体系中 ,检察官的作用至关重要。最高法院最近指出 :“检察官就处于公民个人的私生活与公众瞩目的刑事诉讼之间。 (检察官 )有权启动所有的国家机器来审查任何个人。”检察官有权决定是否将被告人提交法庭 ,供述罪行 ,或者以矫正程序代替刑事指控 ;他还有权决定是否提出免予起诉。在有死刑的地方 ,根据法律的规定检察官甚至有权决定人的生与死。更有甚者 ,在行使这些职权的同时 ,检察官对于法院、政府及公众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谁也不能强迫一名检察官提起或不提起刑事诉讼。更不用说检察官所拥有的令人畏惧的权力容易被滥…  相似文献   
63.
刑事被害人是指其正当权益遭受犯罪行为侵害之人,即直接受到犯罪行为侵害的实体,也是刑事诉讼启动因素之一。它是刑事诉讼中所要保护的中心人物,同时,在有被害人的案件中,刑事诉讼自始至终都是围绕着追究犯罪和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而进行的。  相似文献   
64.
起诉权是公诉权的基本权能之一,和起诉权共同构成公诉权的一体两面.但在司法实践中,检察机关对不起诉权的行使既不充分也不规范.要正确认识不起诉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依法规范行使不起诉权、用活用好不起诉权,实现案件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同时,在新型"公诉引导侦查"的检警关系下,在扩大不起诉权适用的同时,还需防...  相似文献   
65.
一、理论溯源:量刑建议概述(一)量刑建议的概念量刑建议系舶来品,于20世纪末开始进入我国刑事诉讼审判程序。其又被称为“求刑建议”,指的是在刑事审判中,作为公诉机关的检察院围绕被告人应判处的刑罚种类、刑期幅度等向法院提出,并作为法院量刑裁决参考的建议。①其权力来源于公诉机关的刑事公诉权中的起诉权,而起诉权又以定罪和量刑请求权为其实体内容。换言之,在刑事诉讼中,量刑建议系公诉机关行使量刑请求权的形式载体,即公诉机关以量刑建议的形式行使量刑请求权,请求法院依建议判处被告人刑罚。  相似文献   
66.
肖建华 《中国律师》2012,(10):81-82
当下随着社会各个领域逐渐通过法律来实现管控,我国正在向法治社会转变。社会主体只要在适法空间内进行各种行为,都应该享受到法治社会带来的自由。当然,一旦社会主体行为突破法律规定范畴,也必须通过法律来修补出现的裂痕,使社会重新回归平稳状态。法律除了赋予国民享有广泛的人身、财产和自由等权利外,还要规定权利遭受侵害之救济渠道。而对于权利救济,最基本方式就是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通常情况  相似文献   
67.
民事立案程序之立法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贤华 《行政与法》2004,(10):80-82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设置的立案程序存在弊端,难以适应加强诉权保障与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时代要求,故应认真审视与重构民事立案程序。笔者认为,民事立案程序在逻辑结构上是由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接收程序、审查程序、决定程序及救济程序构成的“子程序”系统,每个“子程序”均有其特定的内涵和功能,均应予以认真探讨和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68.
高校学生管理的法理视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结合今年3月29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对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就学生合法权益的保障提出了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69.
论被害人的民事赔偿先行起诉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难以保证被害人之损害得到及时有效赔偿。应当通过修改立法赋予被害人民事赔偿先行起诉权,即在检察机关提起刑事诉讼前,允许被害人提起单独的民事诉讼,这样可以摆脱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带来的种种限制,保证被害人最大限度地实现其求偿权。先行做出的民事判决对后行的刑事判决没有既判力,因此民事程序前置不会影响刑事审判的正常进行。由于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低于刑事诉讼,被害人有能力在先行的民事诉讼中完成举证责任。然而一旦败诉,即使后行的刑事判决认定被告人犯罪成立,被害人也只能接受民事诉讼败诉的后果,这是其选择行使先行起诉权必然承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0.
作为从业律师,笔者日前遇到了这样一个案子:某男和某女有染,后该男子欲断绝与该女子的关系,该女威胁说,如果该男子不拿出10万元,则如何如何。为息事宁人,该男子先向朋友借钱付给该女10万元,之后用家里的存款偿还其友。后此事被该男子的妻子发现,该男子的妻子欲拿出这10万元钱,遂向法院起诉。 应当说这个案子在事实方面是比较简单的,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就是夫妻共有财产权的处分问题。但这一问题的处理在理论和司法实践中则存在这样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