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8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篇
法律   15篇
中国共产党   15篇
中国政治   52篇
政治理论   24篇
综合类   3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各地产业结构趋同,经济效益甚差,投资浪费严重,是困扰我国经济生活的痼疾之一。苏南某市市长在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此"号脉",指出重复建设的"病根",在少数领导干部的"三拍工程",即投资决策的失误,只有强化投资的责任约束机制,才能使重复建设问题药到病除。这位市长的话不错,对投资体制的改革大有益。然而,关于"三拍工程"是重复建设"病根"之说,我以为言犹未尽,似可进一步拓展,或者说,还可在更深的层次上作些探究。重复建设由来已久。"三拍工程"乃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习以为常的经济现象。既然钱是上面给的,上什么项目,什么时候上,当然都由上面说了算。一些地方所谓"拍脑门"立项,"拍胸  相似文献   
112.
论经济法的时空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经济法作为以社会公共利益为价值追求的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 ,在现实中表现为兼具独特的民族性和共同的时代性的存在形态。为了深入地确证和认知这样一个有着历史的地理的特性的法律事象 ,我们可以借助于时空性的哲学之维来揭示其本己性品格。在本文中 ,作者以对时空性这一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的阐释为逻辑起点 ,界定了经济法时空性的基本内涵 ,论述了经济法时空性的现实表现即经济法发展的国际差别和趋同走势 ,并阐发了时空观在经济法发展中的运用。通过这样的考察 ,本文展现了一种解读经济法的存在、经济法的认知和经济法的发展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13.
避孕行为的"中国模式":国家运动、个体趋同与集体服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计划生育实施30年来,以高避孕率、长效医控型避孕措施为主的避孕"中国模式"已成为联合国向世界推广的人口调控经验.透过相关社会学理论与视角,可以发现这种"中国模式"的形成与稳定,是国家避孕运动与已婚育龄个体行为趋同及集体服从这三者合力作用的结局,也是计划生育政策投射并透过个体避孕行为彰显为国家整体避孕形态的系统表现.  相似文献   
114.
论点摘编     
《团结》2006,(3):21-22
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党际互动宋黎明在《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撰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长期的党际交往中,逐渐形成了以共存、合作和发展为主题的党际互动。在初期,这种互动主要是靠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主动维护、各民主党派的配合而形成的。以中共中央1989年通过的14号文件和2005年通过的5号文件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之间党际互动主题实现了理论上的完善,并走向制度上的规范。这种党际互动不仅能促进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将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存在的价值回归到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需要上,从历…  相似文献   
115.
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形成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我国的产业结构会遇到很大的冲击,一个区域能否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能否从WTO中获益,关键取决于区域产业结构能否顺利调整。要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必须要知道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形成原因。本文从我国区域产业结构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只有弄清了趋同原因,才能为顺利地调整区域产业结构提供正确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6.
我国25年的教育立法:现状、局限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赐平 《前沿》2005,(6):95-99
从1980年以来的25年间,我国教育立法经历了奠基期、启动期、活跃期、平缓期等阶段,表现出教育法规数量大幅增加、立法范围广泛拓展、立法质量稳步提升等显著特点,已经初步形成了中国特色教育法规体系的基本框架,奠定了教育法治化的坚实基础。但是,教育立法局限却仍然不可忽视,这包括体系还不完备、技术有待提高、机制不够健全、理论指导不力等方面。展望新世纪的教育立法,既面临全球化背景下“法律趋同”化的大力推动和我国“入世”的严峻挑战,又受到国内对教育立法成就不当估价的强劲冲击以及德治法治复杂关系的反复困扰,其未来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17.
陈世香  牛一凡 《公共管理学报》2023,(4):156-167+175-176
基层是直面社会问题的治理单元,我国近年来诞生了诸多基层治理的草根创新。探究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及内在逻辑,有助于厘清创新扩散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寻找可行的扩散方案,促成草根创新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效能。本文梳理了创新扩散的相关研究,在“组织同形”的理论基础上提出“制度趋同”这一概念,并结合浙江省龙游县“村情通”的扩散案例,阐释了基层治理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类型及其发生逻辑。研究发现,我国基层治理的草根创新扩散有模仿性机制、强制性机制和规范性机制三种路径类型。但模仿性机制易受制于组织关系网络、创新属性及潜在学习者目标多元化的影响,出现扩散“困局”;上级政府强制力的介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破局”,上级的组织势能和资源配置权使得村委成员的行动情境发生变化,促使其采纳创新,推动创新得以扩散;上级政府的介入还有助于在创新扩散场域内激发“锦标赛”氛围和技术规范压力,推动草根创新的规范性扩散。“制度趋同”分析框架为理解草根创新的扩散路径及内在逻辑提供了理论视角;同时,本文也拓展了社会学新制度主义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8.
贺海仁 《欧洲研究》2022,(5):130-146+8
英国哲学家帕菲特认为世界上存在重要之事,并列出了客观理由和主观理由两种划分标准。利己的利他主义和损己的利他主义都不是必然归属于基于道德价值的客观理由,“无人性有德性”和“有德性无人性”假设都面临着普遍性不足的哲学难题。建构重要之事的客观理由需要引入新概念,在乎的伦理维度否定了基于个人分立的假设,为人的相关性理论提供了哲学基础。趋同论证在康德主义、后果论和契约论之间寻找共性,同时论证中西哲学之间存在文明合作的模式。作为一种方法论而非哲学类型,趋同哲学与中国“将无同”文化精神相契合,提示了不同文明之间的共性,推动形成从文明冲突模式向文明合作模式转化的认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9.
欧洲统一经济体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鹤 《欧洲研究》2007,25(1):16-30
欧盟成员国之间的经济一体化是否已经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欧洲经济实体,该问题可以从两方面来进行评价:第一,评价经济政策(制度结构)的趋同程度,即欧盟成员国是否面对同样的经济环境条件,欧盟在高度的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已经基本实现了统一的经济实体;第二,从度量经济指标的相同性程度(即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结果)来评价欧洲一体化,例如,在通货膨胀率、利率、经济周期、失业率、生活水平等方面是否形成了事实的趋同甚至统一。  相似文献   
120.
在2015~2020五年的运营中,亚投行在运营制度目标、业务领域和环境与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正朝着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越来越趋同的方向变化。作为一家由新兴经济体倡议筹建的新型多边开发银行,为什么亚投行会出现运营制度趋同?借鉴国际组织的社会化理论,作者指出,亚投行运营所处国际制度环境中的强制机制、模仿机制和规范性机制是导致亚投行运营制度趋同的三种主要因果机制。在强制机制方面,来自欧洲股东国、国际评级机构以及国际非政府组织的压力,使得亚投行运营制度不断趋同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在模仿机制方面,“一带一路”与亚投行关系模糊所产生的社会环境不确定性,以及基础设施投资高风险所产生的技术不确定性,使得亚投行运营制度不断趋同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在规范性机制方面,亚投行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工作人员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相似,且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开发银行大家庭的联合融资和政策对话,使得亚投行运营制度不断趋同于传统多边开发银行。研究亚投行的运营制度趋同及其形成原因,可以为考察当前中国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带来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