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8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208篇
中国政治   323篇
政治理论   194篇
综合类   4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熊苏春  谈慧娟 《求实》2007,(12):37-38
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贸易各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提高领导干部跨文化交流能力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2.
吴新华  赵雄 《理论月刊》2003,(9):108-109
省略和冗余是语言中两种截然相反的现象。为了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一般提倡简短、精练、准确等原则;但在特定场合,冗余的运用也是必要的。省略和冗余在语言实践中相辅相成,灵活运用方能收到最佳语言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3.
非英语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要求对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改革。根据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听说实际能力是改革的主要方向,推行交际教学法,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根据交际教学法的特点,结合实际采取积极而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4.
该教学模式以并行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与认知学习理论为依据 ,坚持教学中的双主体原则 ,既重视中国外语教学环境下教师的指导作用 ,又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作用。无论是强调交际性还是自主性 ,都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间的信息和情感的交流、输入和输出的平行、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25.
跨文化交际中 ,语言与文化、语言与非语言交际融为一体 ,不可分割。语言交际与非语言交际表达一致时 ,交际效用呈最大规律 ;两者不一致或相互否定时 ,交际效用呈递减规律 ,甚至抵消 ;遇到交际障碍时 ,非语言交际起修补作用。跨文化交际目标是交际经济化、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26.
跨文化交际(International Commun ication)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在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普遍。科技工作者也面临着跨文化交际的问题。本文旨在探讨跨文化交际对科技工作者的启示,着重分析了文化差异中,科技工作者经常遇到得思维方式的差异和行文习惯的差异,以及这两个差异对科技工作者的启示。  相似文献   
27.
《学理论》2015,(35)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出入境旅游迅速增长,对旅游人才的英语水平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从语言技能、语言思维以及跨文化人格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培养旅游业"智慧型"英语人才,旨在为我国高校旅游英语教学提供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8.
《学理论》2015,(29)
"灰姑娘"类型堪称世界上最流行的童话故事之一。在漫长的发展中,此类故事形成了相似的母题,由于受到不同的国家环境的影响,这一母题下的故事也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差异。这些差异反映出了中西方文化上的不同。选取中、日、德、法四个国家的灰姑娘故事,以Hofstede的文化价值观理论为依据,探讨灰姑娘故事中所蕴含的东西方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29.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每个民族的语言背后都蕴藏着独特的文化特点,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语言交流,除了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以外,还要重视语言文化的背景知识。本文指出了当前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相脱节的现状及问题,在课堂上教师往往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分析,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教育。本文通过分析文化的内涵以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提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策略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30.
从仓颉造字到秦汉书同文,中国文字实现了形义的一致;从汉代的雅言到民国时期的国语,中国语言一直在寻求全国通用的共同交际语。新中国建立不久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普通话,现如今“请讲普通话”已成为各级各类校园相当普遍的标语。毋庸置疑,谋求文字与语言的统一,于民族、国家的统一功莫大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