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7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20篇
世界政治   1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6篇
法律   64篇
中国共产党   207篇
中国政治   323篇
政治理论   194篇
综合类   4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93篇
  2012年   122篇
  2011年   11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121篇
  2008年   149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1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31.
从研究背景,阐述了英汉隐喻美学价值之异同及隐喻的内涵,强调隐喻的本质就在于根据已知经验,在联想的基础上,在不同种类的事物之间建立起等值或相似的关系,提示人与自然的相似和统一。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判断隐喻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3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也与日俱增,跨文化交际随之成为国际社会的一种迫切需要和共识。由此,大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就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33.
蒋立忠 《前沿》2012,(9):168-169
随着劳动力多样性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具有不同文化背景、操不同语言的人在同一个项目中工作,在传统的项目管理职能之外,跨文化管理已经引起项目管理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跨文化沟通方面的理论知识,对国际工程项目中文化差异模型进行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国际工程项目跨文化沟通策略,并就项目中跨文化沟通管理、跨文化团队建设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4.
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是中国物质文化的一块瑰宝。而茶所承载的文化涵义则远不止于此,中国的茶文化是中国人对世界文化的一大贡献,世界各国无论是茶物质文化还是茶精神文化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中国。一、茶是中国浓茶起源于中国,历史悠久,“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陆羽的《茶经》出现之后。被誉为“茶叶百科全书”的《茶经》可以看做是茶的发展的成熟阶段的标志,它的问世标志着我国的茶文化在唐代进入了繁荣  相似文献   
35.
陆红军教授生于上海,上世纪八十年代任上海交通大学人力资源研究所人员测评工程学科带头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分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中心主任,1988年创立中国人力资源发展跨文化研究协会。1994年创立国际金融中心协会,至今一直担任这两个协会的主席。  相似文献   
36.
近年来,中原油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宣传部、国务院国资委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石油企业特色文化的独特优势,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融合的途径,增强跨文化管理的能力,有力促进了海外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7.
张凌凌 《学理论》2012,(25):162-163
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际越来越频繁。人类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就出现了"地球村"的概念。地域的界限被逐渐打破,人们频繁的交际,不同国家、不同背景、不同文化的人们聚在一起贸易,交流。这样文化交融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些跨文化的商务交际中,英语作为应用最广泛的语言,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商务活动中,离不开商务信函的来往。因此,商务英语信函翻译在其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38.
最近,上海警方破获了一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涉案人员多达20多人,大都是十几岁的少女,有的不满14岁,还达不到法律惩罚的年龄。这些学生来自上海市某职业学校分校、普通高中等9所学校。这些处于花样年华的美少女们基本都是主动卖淫,其动机和交易方式与日本社会存在的"援助交际"如出一辙。援助交  相似文献   
39.
文化移情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文化移情能力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际的质量、效果和进程。充分认识文化移情能力的价值,有意识地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文化移情能力,对于推动跨文化交际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0.
高职院校开设的人际交往心理教育课程,旨在运用人际交往的心理知识解决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问题,通过行为训练处理或避免人际冲突,建立适应社会发展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文章从课程开设、课程设计、教学设计和教学保障四个方面分析了高职学生人际交往心理教育课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