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0篇
工人农民   13篇
世界政治   5篇
法律   29篇
中国共产党   28篇
中国政治   74篇
政治理论   4篇
综合类   18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杈威发布     
中国职场人士平均在职34个月 Linkedln近期发布的《中国职场人士跳槽报告》显示,中国职场人士的跳槽已经成为常态。其中,互联网是员工流动性最大的行业,在中国的在职时间为31个月。  相似文献   
82.
正近日,央视在新闻《数据说春节》中公布了一组数据,显示20-29岁的年轻人里,有接近半数的人准备在春节后换工作,而根据某网站对3500名受访对象的调查数据显示,职场中63%的员工动过春节后跳槽的念头。年后,记者走进成都各个招聘会现场,里面人头攒动,其中不乏应届毕业生,但更多的是一些有二三年工作经验的职场人,他们大多选择在领了年终奖后加入跳槽大军。为什么年后会出现跳槽高峰?大家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83.
《干部人事月报》2014,(1):56-57
年终岁尾,“跳槽热”悄然而至,许多企业开始出现军心不稳、人心思变现象。智联招聘2013年秋季跳槽特别调查显示,20.8%的职场人已完成了跳槽,有三成人已开始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还有超过三成人表示有跳槽的想法但暂未行动。仅有11.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没有跳槽的打算。为防止员工在此特殊时期大量流失,很多企业与员工“斗智斗勇”:有的把年终奖拖延到第二年下半年才发,有的分两三次发放,有的在发年终奖之前与员工续签合同……  相似文献   
84.
[案例]:梁宇是A公司的营销员,2006年与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合同中有违约金条款,即如果梁宇跳槽,应提前一个月书面通知公司,经公司同意后方可办理解除合同手续,否则应支付3万元的违约金。今年年初,梁宇发现B公司招人。开出的条件和待遇都很优厚。于是交了辞呈的第二天就到B公司上班。A公司以梁宇违约为由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梁宇支付违约金3万元,并要求梁宇和B公司赔偿损失2万元。  相似文献   
85.
林海 《党课》2006,(10):71-74
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人才流动的加快,使得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劳动关系的稳定性受到影响。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违约赔偿条款,以约束员工的随意跳槽,但也由此引起了很多法律纠纷。劳动合同中的违约赔偿条款是否有效?下面我们以两起关于劳动合同违约赔偿的典型安全来做分析。  相似文献   
86.
【案例】A企业通过对人才研发队伍的不断优化,其组建的"五代同堂"的研发团队的研究成果于2013年初荣获了当地市级科学进步特等奖。年底,A企业对研发集体中的有功人员进行了表彰,并给每名员工发了一笔不少的现金奖励。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奖金"落袋"还不足一个月,就有八人离职,其中还包括五位骨干工程师。  相似文献   
87.
春节后,许多职场人准备跳槽。有的是因为对年终奖不满意,打算另寻东家。有些则因一些“纠缠不清”的工作烦恼,而选择了逃避……  相似文献   
88.
有一条永远不变的真理: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工作也会积极的回报于你。小李已经工作了两年,一直是不温不火的状态,待遇不高,但能学到些东西,薪水也还说过得去。只是最近在和一些老朋友交流的过程中,他发现大家都发展得很好,都比自己强,这使得他对自己目前的状态不满意了,开始考虑怎么和老板提加薪或者找准机会跳槽。  相似文献   
89.
海云 《今日广西》2008,(23):12-12
一般来讲,职场上的劣势主要是指:频繁跳槽或更换行业、毕业生初出校门、工作经验太少、没有学位或学历太低等。  相似文献   
90.
邓勤 《今日广西》2008,(23):20-20
学历也有,该拿的证书也拿了,可是为什么简历投出去总是没有回音?经验越来越多,事情越做越顺手,薪水却为什么一直不见涨?工作一直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怎么会突然碰到玻璃天花板,再也上不去了?想过跳槽,可是为什么工作时间变长的同时,别人开出的价格却无法达到自己的预期?难道是自己的竞争力出问题了?职业人士对自己职业问题的各种思考和困惑,我们已经听得太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