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20篇
法律   2篇
中国共产党   2篇
中国政治   3篇
综合类   2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王任之(1916-1988年)对于痿证的辨证论治颇具特色,其著作<王任之医案>中有诸多治疗痿证的心法:以先贤理论为指导,结合具体情形,从气血交阻、肝肾亏虚、脾肾不足、湿热浸淫、营卫不和等方面论治痿证.王老论治痿证的经验丰富了痿证的理论体系,拓宽了中医治疗痿证及其重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2.
从治则治法源流,治则与治法区别,治则治法的特性,治则治法与方证关系,以及治则治法作用机制研究、临床疗效研究、不同治法的比较研究等方面对中医治则治法进行理论探讨,同时指出治则治法研究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同种疾病动物模型治法各异、功效雷同,理法方药紧密联系不够,治则治法研究中存在探索证实而不证伪等.  相似文献   
19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22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合并采用中医药治疗;对照组20例单用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为8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狼疮性肾炎效果优于单纯西药疗法。  相似文献   
194.
目的:探讨SARS(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中医临床病情的演变规律,为辨证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以SARS临床发热和胸部片不同时期的表现为客观依据,人为地划分为Ⅰ、Ⅱ、Ⅲ期,观察中医临床症状出现的频率和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中医临床症状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现。结论:SARS中医临床病情演变是按“热毒→实(肺)闭→气虚”变化,同时有临床症状恢复呈“实短虚长”,不同时期兼夹证不同等特点,并提出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5.
慢性浅表性胃炎(chron ic superfic ial gastritis,CSG)是一种临床常见病,由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引起,病理上以胃小凹之间的固有膜内有炎性细胞浸润为特征,并在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以及呈现以红色为主的花斑状红白相间的改变,同时伴有灰白或黄白色分泌物附着。其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96.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以下简称肺癌)是临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20年来,其病死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上升幅度最大,已居首位。中医药疗法是我国肺癌治疗的特色,近几年来应用辨证论治、专方专药及新药新剂型等方法治疗肺癌均有一定的进展,在稳定病灶、改善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和优势。如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中医药在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提高其疗效,尚有许多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试就此作一综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97.
通过分析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及其病理演变规律,论析活血化瘀治法的利弊,指出血瘀证并非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唯一证型,血瘀证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阶段性病理变化;根据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处的病理阶段及临床特征的不同,灵活选用清热凉血法、滋阴清热法、益气养阴法、痰瘀同治法、补肾填精法、温补脾肾法.  相似文献   
198.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以结肠化脓性炎症为主要病变,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脓血便伴全身中毒症状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夏秋季节发病率明显升高,在环境卫生差及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下易于流行.  相似文献   
199.
根据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机演变规律,分湿热蕴肠、脾虚湿热留恋、脾肾气血俱亏3期论治;宏观与微量辨证互参,以脾虚、湿热、血瘀为要点;整体与局部治疗并举,中西医各取所长,重视保留灌肠给药法;缓解期重调补善后。  相似文献   
200.
中药的来源十分广泛,以革本植物为主,也有矿物药(如石膏、芒硝)、昆虫(如蝉衣、地龙)。许多中药具有药食两用的特点,中医主张王道,虽也有毒药,情非得已,一般不使用。希波拉底的理想“让食物成为你的药物,而不让药物成为你的食物”,中医在一定程度上能做到。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系比较庞杂,作为普通人要掌握中医的治疗学比较难,也没有太大的必要,有一点却可以自行做到,就是辨体施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