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74篇
  免费   110篇
  国内免费   31篇
各国政治   90篇
工人农民   27篇
世界政治   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95篇
法律   2465篇
中国共产党   1070篇
中国政治   1720篇
政治理论   687篇
综合类   140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60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233篇
  2014年   583篇
  2013年   523篇
  2012年   645篇
  2011年   700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721篇
  2008年   743篇
  2007年   548篇
  2006年   401篇
  2005年   345篇
  2004年   282篇
  2003年   281篇
  2002年   227篇
  2001年   169篇
  2000年   134篇
  1999年   3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行政行为的自由裁量权不可忽视或否认,科学的态度是考虑如何将自由裁量权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行政许可存在自由裁量权,但应比其他行政行为得到更为严格的控制.而在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法律机制中,程序控制更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22.
公平与正义属于同一层次的范畴,具有自由与平等双重含义。自由是强调机会均等的公平,平等是强调结果均等的公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人的公平观正在发生由强调结果平等到强调机会平等的变化。危及当前社会安定的因素不是机会均等条件下的结果的不平等,而是由机会不均等所导致的结果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23.
什么是法律?这是一个古老而十分难以解释清楚的问题,法律长期以来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刻板而严酷的。人们对法律的依赖多是被动的,消极的。法律的美,与执法美的艺术也无从谈起。在我们看来,好的法律充满着真善美,就法律本身而言,我觉得有以下几点:一是法律自身的美,比如严慎的语言透析着规则冷峻的、凉爽的美,这种美就像冷美人,它使人既享受着冷峻的、凉爽的美。又使人在美中仰幕着美,使人在感知法律的傲慢和冷峻以及在傲慢和不好亲近中渴望  相似文献   
124.
刘健 《江淮法治》2013,(18):22-22
“我用满怀爱你的心,去爱天下人,所以我才能不顾你的感受,离你而去。如果你能够体谅我的心愿。一定能在哭泣之余,以天下人为重,不再悲伤。”初读革命烈士林觉民在《与妻书》中的话时。只知道林觉民为了自由与正义舍弃了爱人与生命,今天当我再次细细体悟这些话语时,我却发现他是如此平静而简单地诠释了忠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5.
彭传栋 《学习月刊》2013,(11):19-2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指导思想、共同理想、民族精神、道德观念四方面内容的集中体现,既是国家整体、民族整体的追求,也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追求,理论上应该可以成为每一个体、每个公民的追求。作为整个  相似文献   
126.
如何正确地引导人际竞争,是至关重要的政治问题。19世纪的自由主义者认为,完全的自由竞争能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甚至能带来永久和平。他们认为,只要人们意识到,人类可以通过科技发明而无限地利用自然力来为人类服务,全人类应齐心协力地征服自然,而不是愚蠢地彼此征服,就可以走向永久和平。但20世纪的世界历史证明,自由主义的理想注定不能实现。首先,资本主义制度决定了财富稀缺性是无法消除的,资本主义国家会不时地诉诸战争以争夺稀缺的财富(包括各种资源)。其次,自然资源不是无偿的,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愈烈,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愈烈。以征服自然的方式宣泄征服力的经济竞争会把人类推向毁灭的深渊。能确保人类安全的竞争是"人道的竞争",未来的政治应引导、激励人们进行"人道的竞争"。为激励"人道的竞争",须摈弃独断的普遍主义真理观和物理主义世界观,须超越物质主义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7.
在充分解构伯林式的消极-积极自由观的基础上,佩迪特提出了区别于自由主义传统的"第三种自由"。为确保这种无支配自由的最终实现,佩迪特主张以论辩式民主弥补自由民主的缺陷,从而为新共和主义提供更佳的制度保障。论辩式民主并非在法治和分权间简单取舍,而是强调协商、包容和回应。这种新型民主虽然存在诸多不足,但也为更好地解决自由与民主的张力问题进而重释当代民主的新内涵提供了新的理论范式。  相似文献   
128.
戴真真 《法制与社会》2012,(12):109-110
量刑建议形成、提出和变更是量刑建议实施程序中的三个关键阶段。量刑建议要阐明所建议刑罚的依据和理由。量刑建议的提出时机,应该以被告人是否认罪为标准。量刑建议应赋予出庭检察官一定的变更量刑的权力。  相似文献   
129.
雍涛 《探索》2012,(1):43-52
毛泽东在民主问题上有很多重要的精辟的论述,如"民主共和国"思想、"宪政"思想、"人民当家作主"思想、"个性解放"思想等等,同时又存在不少局限,如集权专权思想,主张"人治"、反对"法治",强调民主的阶级性而否定民主的普适和可借鉴性等等。认真分析毛泽东在这些问题上的是非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0.
第28个教师节前夕,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全国教师工作暨“两基”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时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