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21.
法院涉诉信访制度之利弊分析及进路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法院涉诉信访形势十分严峻,在信访数量居高难下的表象背后有深层的特定的社会、政治及文化原因。法院涉诉信访制度在当前仍具有利的现实价值,但也存在诸多弊端,对此不能简单地选择存或废。保留法院涉诉信访制度是相对合理的,但应改良审判监督程序,确立法院终审裁判的权威,同时还要为其分流减压并还原司法的逻辑。  相似文献   
322.
《刑法修正案(八)》首次将禁止令制度纳入实体刑法的范畴。然而,从法的确立到法的执行,禁止令制度的司法实践在短时间内面临颇多问题。从当前我国禁止令制度的产生背景及其内涵分析着手,探求该制度实行中的问题与困惑,力求寻找并构建完善该制度的合理进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3.
我国审检并列的体制架构和诉讼与诉讼监督并举的制度设置,构成了与西方审判中心一元司法模式明显区别的审检二元司法格局.在这一前提下,对检察权的司法属性进行价值考量,把握其惩治犯罪的程序性,保障人权的主导性,以权制权的控权性和定纷止争的协调性,对优化检察权的司法配置,充分发挥法律监督在社会主义司法中的职能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324.
我国正处于法治进路转型之中,亦即从偏重于学习和借鉴西方法律制度和理论的追仿型进路转向以适应中国国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为目标的自主型进路。在这种转型中,必须对法治理论和制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予以审慎的思考与辨识,在充分考虑我国基本国情及其对法治的影响基础上,形成深化法治的主导思路,高度重视可能出现的某些偏失,避免局部性、阶段性的始乱终弃。  相似文献   
325.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整体滞后于企业成长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透过商务环境中企业之间相互影响的逻辑,将社会责任与制度变迁相联系,发现由于企业与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分歧,使其动因多元而混乱.在我国特定环境下,外在的商业干涉等因素可以促使社会责任协同推进,形成动态协调的系统演进格局.  相似文献   
326.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文化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明体达用、体用贯通;主体性与包容性相统一;人民性与时代性相统一等鲜明理论特征。具有创新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巩固文化主体性、明确文化建设新使命等丰富的价值意蕴。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坚持党的领导,形塑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创建人类现代文化发展新图景。  相似文献   
327.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品质。其内涵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神、主动精神、为民精神和创新精神。其价值意蕴主要表现在有助于充分彰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逻辑主线、引领党在新的伟大斗争中把握战略主动、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红色血脉、增强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智慧力量等方面。新时代,需要在把握历史规律、敢于“向涛头立”,坚持自我革命、勤于“刀刃向内”,发扬斗争精神、勇于“向虎山行”,增强机遇意识、善于“抢占先机”中弘扬历史主动精神,从而更好地引领党和国家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328.
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是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当前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我国在该建设进程中取得诸多成就,同时也面临一定发展困境,特别是涉及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中的各法律主体权力规范运行与权利合理保障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从根本上进行体系化长效规制,亟待法治回应。基于此,可借助PDCA循环理论,对养老服务骨干网建设法治化困境问题进行类型化分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329.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正义的实践形态。以纳斯鲍姆的能力进路正义理论为参照,对共同富裕的正义意蕴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从能力进路视角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正义内涵。能力进路正义理论强调对公民核心能力自由发挥的保护,并且指出实现每个人有尊严的生活是社会正义的最低限度,这些内容为理解共同富裕的正义内涵和正义限度提供了启发性指导,“能力平等”“有尊严的美好生活”“共享发展”等彰显了共同富裕的正义内涵和价值意蕴。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要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为途径,在共同富裕的推进中彰显社会主义正义的优越性;以可行能力为基础,在推进生产正义中实现共同富裕;关注“能力差异”,在推进分配正义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30.
陶波 《桂海论丛》2007,23(6):70-72
始于80年代的中国法律社会化运动,舍理念采实证法律知识社会化的进路选择偏差是导致公民法律信仰依旧缺失的重要原因。法律信仰是法治的内在驱动力,因此,法律信仰的培育是我国法律社会化的核心进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