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6篇
法律   91篇
中国共产党   50篇
中国政治   66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我国法治建设实践样本观察显示,一种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辨证统一的地方试验型法治一体建设模式已初步生成。地方试验、中央认可、稳步推广和法治固化是其运作的基本逻辑,分别构成了这一模式的基础、关键、重心和归宿。只有从法律规范层面健全正向激励和反向豁免机制,才能激活地方创新试验动能,助推法治一体建设快速生长。科学的法治建设试验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有助于地方创新试验获得中央认可进而形成固化的法律制度,助推法治一体建设良性生长。对中国特色地方试验型法治一体建设模式内在机理的法理阐释和实践观照,能够进一步证成我国法治建设的自主型进路。  相似文献   
82.
文章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CNKI(1978-2018年)收录的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核心期刊论文、博士论文和会议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梳理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具体样态。从发文数量、期刊分布、关键词、核心作者群四个维度对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进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整体研究表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内容研究成果丰硕,时代性和人文性愈加明显,但也存在着研究内容重局部特定,轻宏观整体;研究方法重理论思辨,轻实证调查;研究队伍重单兵作战,轻团队合作等不足之处。未来研究应当在加强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的科学性、整体性和针对性方面加强工作,以不断满足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新期待和新要求。  相似文献   
83.
一个国家要实行法治、建设法治和发展法治,除了要研究和解决法治的基本理论问题外,还必须研究和解决实现法治的对策问题.我国当前亟需研究和解决的法治对策重点课题有五:执政党如何依法执政;人民如何有效监督政府;公权力如何既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约;如何正确处理发展、改革、创新与法治的关系;如何正确处理服务型政府与有限政府、法治政府的关系.要对这些课题进行真正科学的研究,找出切合实际的答案,必须遵循正确的进路与方法,特别是要在法治对策研究要不要进行价值判断;法治对策研究应不应该从制定法出发;法治对策研究应如何平衡法的安定性、稳定性与改革、发展的变动性的关系;法治对策研究应如何处理激情与理性的关系等问题上作出正确的抉择.  相似文献   
8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然而,在当今时代条件下,在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之间差别依然巨大的情况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疑面临着很大挑战。正确分析这些挑战,有助于科学应对挑战,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5.
王冬 《前沿》2013,(12):72-73
近年来,农村资金互助社在运行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这些问题入手,通过对这些问题成因的分析厘定,进而指出促进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自身良性发展的方向性路径必须建立在对相关法制建设以及政府干预模式之完善的前提下.  相似文献   
86.
毛泽东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献。就文本视域而言,《新民主主义论》有着独特的逻辑进路:一方面,立足于中国社会来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呈现出从"社会性质"到"革命性质"的叙述模式;另一方面,又在"世界革命"视域中审视"中国革命",凸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世界背景和时代特征;同时,还在无产阶级的双重使命的解读中,成就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革命论"与"社会论"的内涵,表征出中国的社会变革中"革命"与"建设"的有机统一。《新民主主义论》文本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新民主主义实践的有机结合作出了创造性的理论探索,其逻辑进路不仅谱写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光辉篇章,而且也铸就了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话语体系和运行机制,并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87.
《行政论坛》2018,(2):50-55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存在事权范围不清晰、事权与财权不匹配、事权划分缺乏法律依据、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不足等问题。明确基本公共服务属性,科学界定央地事权范围;理顺各层次政府间关系,实现财权与事权相匹配;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中央与地方事权与责任划分法治化;规范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地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中央与地方事权关系,充分调动并激发双方积极性的基本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88.
张鸣 《理论视野》2019,(4):54-58
数字时代政府治理改革的基本取向为推行以公众为中心的服务供给侧改革,实行基于数据共享的跨部门在线协作,形成基于业务流程的整体性治理结构,灵活运用合作式、智能化治理工具等特征。"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体现了数字时代政府治理改革的基本取向,在治理目标、治理机制、治理结构、治理工具等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实践探索。下一阶段,应通过健全"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推进机制,构建数据流、业务流有机融合的政府运行机制,完善以业务流程为中心的政府治理结构,加快基于数据资源挖掘的治理工具创新,深化政府治理改革,推进政府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89.
远大的抱负、旷世的才情、超人的意志、非凡的胆略交融一体,使毛泽东气吞千古,独步古今。由于救国救民和完善自我的双重需要,青年毛泽东深度认知了意志能动性,并针对自我,极其严格地在具体实践中时时处处锤炼意志。深入了解并努力践行一代伟人毛泽东的意志观,对当代人特别是青年人,将具有特殊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90.
新时期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体制改革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体制改革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于全面深化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从逻辑上讲,全面深化体制改革应着力塑造清晰清醒的意识导向,坚持顶层设计与试验探索、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一般渐进与个别激进相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