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7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13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101篇
中国政治   153篇
政治理论   44篇
综合类   8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二○一三年八月三十一日宁委办发[2013]68号各区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将市住建委、市政府国资委、市发改委、市国土局、市规划局、市财政局制定的《南京市国资房地产企业退出一般商品房开发领域工作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南京市国资房地产企业退出一般商品房  相似文献   
32.
试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契机及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关系到公务员队伍的竞争性和流动性。在分析目前我国公务员的“退出”渠道、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若干障碍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契机以及建立公务员正常退出机制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3.
韩芳 《前沿》2006,(7):60-62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金融业竞争的日益加剧,金融机构的优胜劣汰再所难免,为保障我国金融业安全、稳健运行,提高金融市场配置效率,我国必须结合金融现实,加快制定和完善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本文将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含义、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等几个方面阐述我对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34.
保险市场的进入与退出壁垒都会对市场效率产生较大影响。进入壁垒具有双重效应,一方面引起价格扭曲,造成福利损失;另一方面又可抑制无效竞争。而退出壁垒的存在会使低效企业难以退出,对保险市场效率有不利影响。目前中国保险市场属于高进入壁垒与高退出壁垒并存的状况,因此,必须完善中国保险市场的进入与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5.
胡碧臣 《理论月刊》2002,(5):103-104
近些年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在快速增长,另一方面价格水平却严重走低,出现严重内需不足、通货紧缩的现象,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供求失衡。供求失衡的重要表现之一,是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之间的矛盾激化,该矛盾的激化的主要原因是:协调供需价格差距的市场主体缺位;缺乏必要的产业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36.
陈晋 《福建通讯》2002,(8):21-21
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投入为前提,以高风险为代价,因此必须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投资机制来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分散企业投资风险。然而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资金来源自筹部分高达56%,国家科技计划贷款也占26.8%,风险投资却仅占2.3%。这种风险高度集中的投资现状导致我国高科技产品的成果转化率较低,其比例仅为10-15%,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对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考虑:  相似文献   
37.
案情介绍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和其他二人合伙承包一煤矿,并依法取得了经营权。被申请人被确定为该煤矿法定代表人。次年,其中一人将股权转让给现有股东,退出合伙。承包满一年,被申请人与煤矿所有者和另一公司签订了"一揽子协议书",终止了承包经营。煤矿所有者同意支付给合伙人2800万元人民币,作为他们在煤矿经  相似文献   
38.
据悉,中国广播电视广告播放管理将启动退出机制。国家广电总局向各级电台、电视台推介了中央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深圳电视台经营与管理分开,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公开、透明、阳光化管理  相似文献   
39.
在最近出版的《瞭望》杂志上,国家发改委价格监测中心研究员刘满平刊发署名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当前经济刺激政策还不能退出,2010年第二季度末可能是退出的时间窗口。刘满平认为,从全球范围看,刺激  相似文献   
40.
当代中国青年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是机遇与挑战、机会与压力并存.一方面,他们享受到了由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前所未有的物质生活条件、个人选择自由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他们也承受了基于现实需要的代内压力和历史逻辑的代际压力--即"社会压力".面对社会压力之时,青年将会以退出或参与的方式进行抉择,而我们所能做的要竭力树立青年的忠诚,重塑价值现,进行有效的制度设计,以拓宽参与的渠道,减少退出的概率,以保证青年成长的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