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3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3篇
世界政治   7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23篇
中国政治   239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4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1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吴木銮 《南风窗》2011,(18):2-2
8月12日,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深圳开幕,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之后,中国举办的国际综合性体育盛会。此次大运会"回归体育、简约低碳"等理念将对政府行为、民众行为影响深远。深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大城市,充满了生机活力。而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的参赛人员也正处于人生最朝气蓬勃  相似文献   
312.
《青年研究》2021,439(4):74-84
以文化适应理论为研究视角,从"班级—学校—社会"三个层面,探讨上海市S大学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的人际关系适应样态及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该校退役复学大学生通过扮演班级里的陌生人、学校人际交往中的分化者以及军旅文化的宣扬者三种角色,与他人展开互动,表现出"多层弹性适应"的人际关系适应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高度同质的人际关系网络。这种非常态化的人际关系适应样态背后的深层逻辑是退役复学大学生对军旅文化的高度认可与奉行所产生的文化区隔,具体表现为不确定性规避、选择性认同和文化身份凸显三种机制。打破还是维系这种文化区隔是影响退役复学大学生人际关系适应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313.
随着我国退役军人的不断增加,其社会适应问题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深圳X街道为调查点,分别从经济适应、生活适应和人际适应等维度对退役军人的社会适应状况展开分析,研究发现:退役军人社会适应水平整体偏低,多要素影响其社会适应,社会保障、就业保障、社会认同等是影响退役军人社会适应的主要因素;退役安置制度不够健全、退役军人管理机构运行尚不成熟、普惠性就业保障服务难以满足退役军人需要、尊崇退役军人的社会文化尚未形成、退役军人自身素养有待加强等是影响退役军人社会适应的深层原因。政府和社会各界应采取得力措施,破解退役军人社会适应性问题,进一步健全退役军人政策制度体系,不断完善退役安置管理机制,大力加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多元共治营造全社会尊崇军人的文化氛围,为重点人群提供专业化社会适应服务,不断提升退役军人素养和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