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8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各国政治   62篇
工人农民   31篇
世界政治   187篇
外交国际关系   79篇
法律   915篇
中国共产党   1366篇
中国政治   1896篇
政治理论   920篇
综合类   1214篇
  2024年   70篇
  2023年   400篇
  2022年   355篇
  2021年   331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245篇
  2018年   104篇
  2017年   124篇
  2016年   161篇
  2015年   216篇
  2014年   498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468篇
  2011年   477篇
  2010年   441篇
  2009年   411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85篇
  2006年   211篇
  2005年   157篇
  2004年   132篇
  2003年   81篇
  2002年   93篇
  2001年   73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文章试图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念的形成路径和内在逻辑的探讨,阐明马克思实践思维的内在逻辑和哲学气质。认为实践本体化的思维取向,不符合马克思哲学的深层逻辑,而是纯粹思辨哲学的一种新的表现形式,只是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作为一种新的抽象。对待马克思实践观念必须持一种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92.
李林  朱沙沙 《求索》2012,(12):35-36
碳约束时代,作为投资大、涉及面广、对资源和环境影响巨大的公共工程项目,成为我国能否顺利走入低碳经济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逻辑框架法从项目投入、产出、直接和间接影响四个方面构建公共工程项目低碳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确定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出指标体系的权重,最后结合云模型利用该套指标体系对某河道枢纽进行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93.
金民卿 《人民论坛》2012,(22):32-33
在理论创新的过程中,以理论创新主体为核心,社会实践基础、思想发展逻辑、理论研究客体、理论发展条件等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和程序,构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94.
高一飞 《现代法学》2015,(2):118-129
我国理论和实务界对媒体能否报道涉罪人员姓名问题的域外规则有很多误解。比较研究表明,诉讼期间可以报道涉罪人员姓名是大势所趋,但判决后罪犯的姓名除美国外各国都禁止公开。各国对涉罪的公众人物和未成年人姓名公开规定了特殊的规则。我国新闻报道中涉罪人员姓名公开规则的确立应当考虑以下四个方面:对涉罪人员姓名"以公开为原则"的现行做法值得肯定;禁止对未成年涉罪人员实名报道但不能过于绝对;实名报道涉罪公众人物的做法应当坚持;应当谨慎确立不当公开涉罪人员姓名的行为责任。  相似文献   
95.
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理路主要表现为:随着工业文明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日趋退化的事实展露,中国人懂得了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的反馈对立质底。它具体表现为:在生产方式上,工业文明的经济系统对资源环境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文明所需的生态系统满足这种需求的能力,特别是自我更新能力的有限性的矛盾;在消费方式上,工业文明必需的"过度消费"模式与生态文明倡导的"适度消费"模式的对立;在文化价值观上,工业文明将"贪欲"视为社会创新与进步的动源(动力之源与动向之源)的观念与生态文明控制"贪欲"以维护人与自然之间"平衡的物质变換关系"的见解的矛盾。邓小平对此采取的对策是:在承认工业文明市场经济的前提下,综合、平衡与协调中国发展所需的各种目标,在此基础上采取尽可能向生态文明倾斜的对策。邓小平的决策是实事求是的。因为在市场经济不容否定的境遇中,他只能否定那种永不知足地追求物质财富而必然引发生态危机的现代化,代之以"兼顾生态文明的现代化",这使得他能在利用"资本逻辑"的同时限制"资本逻辑"的反生态文明作用。然而,毋庸讳言的是,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并不能完全实现生态文明。因为既然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具有反馈对立的质底,那么"资本逻辑"对生态的破坏作用也就是本根性的。仅仅限制"资本逻辑"只能降低其破坏程度,而要从根本上杜绝这种破坏,就得最终超越"资本逻辑"。依据这种视角,新中国邓小平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只能算是"过渡性"、"中介性"的生态文明理路,它有待于接踵而至的"可持续发展观"来超越并发展。  相似文献   
96.
近年来,我国高中毕业生赴美留学人数不断增长,我们除了感叹美国优质丰富的教育资源,更应该思考美国的本科教育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雷克·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为我们介绍了美国的本科教育,教育目标及对未来发展的展望,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提供了借鉴。要找准大学定位;制订实在的培养目标和可行的培养措施;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共享治理。  相似文献   
97.
"电子形式主义"的本质就是披着"智能马甲"的形式主义,是传统形式主义凭借政务电子化、管理信息化之风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异化衍生.通过分析新时代"电子形式主义"在行为动因、行为维度和行为机制上的基本逻辑,指出其存在电子政务科技趋异化、干部政绩观念畸形化、行政资源使用低效化和以人为本理念薄弱化等消极影响.同时,提出通过人机与人本同举,夯实以人民为中心的政务观,强调显功与潜功并重,树立以实干为导向的政绩观,实现刚性与柔性共济,完善电子政务监管体制机制,坚持智能与效能齐抓,实现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有效防治"电子形式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98.
《学理论》2015,(10)
毒品问题作为当今社会各国广泛关注的问题,已经被列为社会问题的重中之重,随之而来的就是由毒品繁衍出的吸毒人群,他们游离在社会边缘,并且扩散的范围愈来愈大,涉及的地区已经不仅限于几个小区域,在部分边境地区比较猖獗,所以在对吸毒人群的监管方面十分棘手,这就要求管理吸毒人群方式方法上需要行之有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9.
书荐     
李三旗 《当代贵州》2013,(29):60-60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摘录:随着改革走向深入,反腐也正进入攻坚阶段。沿着“从严治党”的政治逻辑,保持“生死存亡”的忧患,明确“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这应该是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主轴。  相似文献   
100.
意识形态作为"感情、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在本质上内涵的信仰的价值属性与信仰功能也决定了意识形态成为信仰的可能。而每个社会个体生成意识形态信仰需要经历逻辑上的转向,即从"他律"阶段到"自律"阶段,最后实现"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统一"。在这一逻辑转向过程中,需要从意识形态客体即内容和形式上实现变革,意识形态信仰主体也要具备感情上的自觉,并在实践活动当中最终生成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