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18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48篇
各国政治   60篇
工人农民   35篇
世界政治   18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04篇
法律   832篇
中国共产党   1478篇
中国政治   1869篇
政治理论   1003篇
综合类   1380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418篇
  2022年   388篇
  2021年   355篇
  2020年   336篇
  2019年   257篇
  2018年   99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6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525篇
  2013年   420篇
  2012年   499篇
  2011年   468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69篇
  2008年   505篇
  2007年   303篇
  2006年   229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60篇
  2003年   103篇
  2002年   102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邓浩 《行政法制》2005,(4):30-32
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当人类社会跨入21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但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极不协调的乞讨现象以其存在的规模之广,影响之大而令人深思。乞讨问题已经作为现今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展现在了我们面前。笔者将从具体分析乞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入手,并从乞讨问题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分析以寻找弥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62.
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而不同的发展路径和模式又必定有着不同的文化支撑.江南"水"文化和燕赵"风骨"文化分别造就了苏南模式和河北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本文在对这种文化及其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模式取向.  相似文献   
63.
党的思想路线的新概括作为我们党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成果,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其内在发展关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本体论、认识论和唯物辩证法等理论基础之上。它们统一的核心环节是主观和客观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4.
从发展的视角探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的视角看,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只是经济转型过程中暂时的困难,并不意味着人才过剩。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需要转变旧的认识和观念,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用发展的眼光来探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65.
目前阻碍我国犯罪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是犯罪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其中“唯书”、“唯上”还是“唯实”的矛盾未能解决,逻辑结构不严,数据不实,数据处理不当是主要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66.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公安经费保障体制改革历经了“统一分配、分级领报”“高度集中、垂直管理”“下放地方、两级管理”“多级管理、多级负担”、初步建立“分类保障”和全面落实“分类保障”六个阶段的发展。整体来看,公安经费体制保障改革的逻辑主线是由党政逻辑、财政逻辑和公安工作逻辑这三重逻辑协同推动。党政逻辑决定和引领财政逻辑与公安工作逻辑,后两者是党的意志在财政领域和公安领域的深化和外化。三大逻辑逐步丰富并最终走向全面聚合。因此,未来我国公安经费保障的发展应遵循和回应的逻辑为:党政逻辑上与党中央、国务院、公安部党委的指示精神保持高度一致,财政逻辑上深化与国家财政管理体制的配套契合,公安工作逻辑上努力与公安工作的特殊性与实战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67.
论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宗礼 《探索》2004,2(6):48-51
建构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理论,一是吸取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有益成果并避免其内在缺陷的需要,二是我国政治发展理论研究现状提出了要求,三是中国政治实践的迫切要求。把政治发展看成是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进与建设过程,符合政治发展的实际,也符合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要求,是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逻辑起点,而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的现实起点应当是中国当代政治文明建设与演进的实践进程。建构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理论,必须以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当代中国的政治实践过程为主要对象和经验基础,必须大力借鉴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必须在继承、引进已有的思想资源的基础上,大胆创新。  相似文献   
68.
公有制主体地位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内涵问题,是国内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界长期关注的一个重大基础理论问题.从哲学、经济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在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的视角上,公有制"主体地位"的科学内涵,应当是指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而不是指公有制占据多数地位.少数占据主导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也能够规定整个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所谓公有制占据主导地位,实际上就是公有制占据宏观调控地位.所谓社会主义经济,实质上就是主要由此所规定的普遍幸福主义的经济.因此,在适当的时机,我们也应当考虑将"公有制主体地位",正名为"公有制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9.
近代民主主义者为探寻救国之道 ,自然地转到了马克思主义 ;为追求真正民主 ,又自然地转到了马克思主义。故从民主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乃是历史的必然 ,这种转变虽也有诸多遗憾 ,但这是历史前进中必付的代价  相似文献   
70.
胡慧翼 《理论学刊》2003,32(5):153-155
21世纪的中国影视创作,理应反映出时代的审美理想和女性意识的新的高度.然而由小说改编成的影视作品,原作所具有的女性立场、所体现的具有时代进步色彩的女性意识往往被消解了,而代之以或隐或显的传统男性视角.这一现象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以男权文化为底蕴的大众审美心理和接受视野的存在是造成这一文化现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