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1631篇
中国共产党   3883篇
中国政治   4767篇
政治理论   1573篇
综合类   229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1353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038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世纪行》2006,(1):22-2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民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经济组织,它通过掌握和运用先进技术,为农户提供产前统一代购生产资料、产中统一技术培训和指导、产后统一价格和集中代销等项服务。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在市场经营中的谈判地位和竞争能力的客观要求,是建立高度市场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2.
软实力就是文化实力,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软实力由观念文化所组成,内容丰富,但是其核心是法和道德的观念和知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表现在法和道德的状况上。法和道德的基本精神是创造和谐,因此,具有普世的价值。  相似文献   
23.
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道德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吴琳 《行政与法》2006,(10):60-61
拥有幸福生活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本文试图从古典的哲学思想出发寻找政治社会存在的道德基础。以道德为基础的政治社会体现了人的政治生存向度,需要人们把它作为各种规范的核心观念才能有约束力,才能使社会关系和谐有序地发展,从而实现“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相似文献   
25.
青年社区归属感的培育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琳 《青年探索》2003,(6):19-21
社区归属感是构成社区的重要元素,青年社区归属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社区的发展。当前,我国青年对社区的依存度和归属感明显偏低。本文试以青年社会化的视角,从社区参与、社区文化、社区组织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育和增强青年的社区归属感,促进社区与青年的互动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6.
大学生奖贷体系工作的诚信教育问题是高校中一个突出的问题,要重视和加强奖贷体系工作中的大学生诚信教育,研究大学生奖贷体系工作中诚信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27.
青少年是网络技术的受益者,网络技术的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青少年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科学理性地分析网络对青少年的道德影响,寻求新形势下加强青少年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诚信缺失已经成为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天敌 ,作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个日益严重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9.
道德评价能否在刑法适用中予以考虑,是刑事司法中的难题。一方面,道德评价在刑事司法中的体现是普遍存在的实然现象;而另一方面,法治原则一般又要求道德评价不应介入司法领域,否则,依法司法的理念将受到冲击。从理论上来看,道德评价可以在刑法适用解释中予以考虑,与其让道德评价潜在地、非理性地影响刑法的解释与适用,不如理性地承认和接受道德评价因素,并对其规范、限制和合理运用。道德评价因素在刑法解释和适用中的考量既是法理的要求,也是刑法原则所许可的,那种绝对排斥道德评价的观点,看似符合法治原则,但实际上并不能成立。从社会学的视角判断,刑法适用中考量道德评价因素是社会和谐的需求,也是社会学解释方法的题中应有之义。当然,对道德评价的考量与运用,应当在法律方法论的范围内,并在对其认真甄别、选择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30.
管理好人格 实现向道德生产力的转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决不是游离在生产力之外的 ,它是社会生产力的结构要素。经典的传统理论却疏远了道德与生产力的关系。从静态中看 ,似乎道德与生产力是分属于不同领域的。但是在动态中与此是不同的 ,道德内容是人格的组成部分 ,德性的人格就是高效率的社会生产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