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1631篇
中国共产党   3883篇
中国政治   4767篇
政治理论   1573篇
综合类   229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1353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038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据《明史》中关于李东阳的传记 ,大学士李东阳是明代的一位名臣 ,明正德年间 ,皇帝昏庸无道 ,宦官刘谨专权 ,与李东阳同时的大学士刘健和谢迁先后离开了朝廷 ,只有李东阳留了下来 ,为官愈加恭谨深沉 ,在与昏君权宦周旋的同时尽力帮助维持着越来越破败的朝政 ,使之不至于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当时及后世的儒生士大夫对刘健和谢迁保名而退持赞扬态度 ,对于昏君权宦或权臣正面抗争的忠臣义士也持赞扬态度 ,因为他们保全了士大夫和忠臣的名节 ,而李东阳虽然没有与权宦同流合污 ,且尽力维持了朝政 ,儒生士大夫们却对其颇有微词 ,以至李东阳晚年谈及…  相似文献   
52.
曲言 《创造》2002,(6):35-36
在宣传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热潮中,笔者于12月中旬深入曲靖部分县(市)区、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以实地考察、与干部群众交心谈心、召开各种类型座谈会等方式,对公民道德建设的状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通过这次深入调研,对全市近几年来公民道德建设的做法、成绩、经验以及热点、难点和存在问题,获得了更客观深入的了解和把握一对如何紧密联系实际贯彻落实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任务更明确  相似文献   
53.
贵州培育和发展支柱产业,要正确把握支柱产业的形成特点,处理好支柱产业与资源禀赋、技术进步、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支柱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4.
王道勉 《政策》2002,(8):54-54
古人谓做官:“有德为瑞,无德为灾”。意思是说有道德的官史能给老百姓带来福祉、安定的生活,而丧失道德的官史只给老百姓带来灾祸与痛苦。  相似文献   
55.
职业不道德现象作为一种群体行为,突出反映在垄断行业,并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首先从确立职业道德的价值取向入手,而后科学地制定职业道德规范,并遵循平等与公正原则,可操作性、强制性原则,以及合法性原则。  相似文献   
56.
对构建网络道德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今 ,因特网(Internet)已进入了我们的生活 ,对现实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影响 ,一种崭新的社会生活形式———“网络社会”生活正在向我们走来。作为调节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道德 ,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的反映 ,是在特定的人类交往活动中形成并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根据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网络社会”自然也应该具有自己的道德。本文试图跳出“纯”技术的视界 ,对构建网络道德进行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7.
人类社会自其产生之日起 ,就不断地进行着两种生产 :物质资料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为了有效地组织生产以及便于人类的不断繁衍 ,管理活动一直是人类为了特定目的而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有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人类自身既是管理活动的主体 ,又是管理活动的客体。因此 ,任何管理思想的提出 ,都是离不开人们对于人类自身本质的认识的。而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人们对于自身本质的不同认识 ,都是那一时代、那一民族的人们进行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着重点。因此 ,对于人性、人类本质的认识是我们进行社会管理活动的前提。那么到底有没有共…  相似文献   
58.
读者     
《南风窗》2007,(3):8-8
知识分子精神重建与股市黄金时代现代中国是一个崇尚批判的社会,知识分子批判制度顽疾,大众批判知识分子的“堕落”。一个批判的怪圈形成,你我各执一辞,互不相让。法国社会学家雷蒙·阿隆对批判的三种描述——技术批判、道德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被我们发挥到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59.
知荣明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始终都是通过强烈的耻感意识来维系基本的文化价值.但是在我国社会经济取得飞速发展的同时,民族文化传统中的荣辱感意识却在不断地受到腐蚀.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为我国的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新的标杆,知荣明耻是当代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石.  相似文献   
60.
举,创建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0公安研究Policing Studies6-10D631.4G1135G;G113_5秦黎;5-9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的思考张永强;广东省公安厅 副厅长执法水平;;执法质量;;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是评价公安工作的重要标准之一,是“三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公安机关执法水平和执法质量,必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以正确的执法思想指导执法行为;采取多种方式和渠道,提高全体公安民警的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