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12篇
  免费   65篇
  国内免费   60篇
各国政治   43篇
工人农民   117篇
世界政治   255篇
外交国际关系   72篇
法律   1631篇
中国共产党   3883篇
中国政治   4767篇
政治理论   1573篇
综合类   2296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32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130篇
  2016年   239篇
  2015年   464篇
  2014年   1385篇
  2013年   1009篇
  2012年   1353篇
  2011年   1251篇
  2010年   1038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990篇
  2007年   868篇
  2006年   947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602篇
  2003年   634篇
  2002年   648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207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今日浙江》2006,(5):66-66,F0003
近年来,诸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打造“品牌强市”目标,从名牌培育、提质和示范这三个重点环节入手,把实施“质量兴业”,打造“品牌强市”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实施名牌战略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诸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迄今,全市已拥有16只国家级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3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4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省级品牌112只。以2004年为例,品牌产品的年总产值达32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40%,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323.6亿元和35.6亿元。构筑“品牌强市”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舆论环境。多次召开全市“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工作专题会议,凸显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开设名牌专栏、播放电视专题片、编发“质量兴业,名牌强企”专刊;组织浙江名牌以上企业向全社会发出“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倡仪书。在“质量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名牌企业和优质产品进行上街宣传,对四级名牌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进行登报表彰。利用博览会、质量月和“科普节”等重要节会和活动.宣传、推介诸暨的名牌产品,充分展示诸暨市名牌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全社会对名牌产品的关注度。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市长质量奖”等评价活动,使创牌变成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建立优良政策环境。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质量兴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打造品牌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企业创强争先奖励政策意见》和《诸暨市重点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名牌培育、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将创牌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以及镇乡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从2005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市长质量奖”制度,印发《诸暨市市长质量奖考核实施办法》,对追求和实现卓越经营绩效的企业授予最高质量荣誉奖。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成立质量兴业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立由相关经济综合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加的质量兴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块状特色产品和重点工农业产品分布和发展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名牌培育发展规划,使品牌培育、发展有计划,有重点,逐年推动一批骨干企业争创各级名牌产品,提高创牌成功率。健全名牌产品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名牌产品档案,掌握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促使名牌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健全基层技术机构,先后建立轻纺、机械和珍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技术机构升格为省级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促使企业不断捉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水  相似文献   
6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进入了重要的转型时期。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以及思想道德状况均出现了转变。农村道德建设的成绩是主要的,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正确认识我国农村道德建设的现状及特点,并寻求相应的对策,对加强新时期的农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3.
论政府诚信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诚信在政府道德体系中的地位与价值、政府诚信与宪法以及民主政府的关系出发 ,可以揭示出 ,政府诚信是珍贵的政治道德。政府诚信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它不仅与社会诚信存在着重要的互动关系 ,更对社会诚信有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64.
由于我国目前市场体制尚不健全,加上一些企业经营哲学不端正,趋利而忘义,使得营销道德失范现象屡屡出现,颇有愈演愈烈之势。这对大众利益和社会公德带来了直接或潜在的危害,对于我们建立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一个不小的障碍。本文就企业产生营销道德失范的现象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治理相应营销道德失范的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政府与社会之间能否形成良性互动的过程。必须规范政府行为,实现对社会的善治治理,处理好我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日益复杂的各种利益关系,正视各种利益团体在政府执政过程中的作用,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其消极作用。政府必须加强依法执政的能力,强化信用道德建设,使政府成为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行为典范。  相似文献   
66.
中国传统为政利民思想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政利民思想是中国传统治国思想中的精华,它不仅为众多的思想家所反复强调,而且贯穿于数千 年的为政实践中,不因政权的变更而受到冷落,而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得到强化。积极吸收这一传统治国思想的精 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7.
续蕾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8(5):234-234,236
信息技术引发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推动着社会进步。但信息网络技术无遮拦的扩散传播,也给世人带来巨大冲击压力和社会新问题,成为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本文从提高信息道德是冲浪信息波涛、跟上时代节拍的需要;提高信息道德是抵御信息污染、平安和谐的呼唤;提高信息道德是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的关键;提高信息道德是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要求等方面进行了较深刻论述,同时对如何提高信息道德提出了有益的看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68.
刘丽 《党史文苑》2006,(11):65-65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优秀民族.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道德观,到了宋朝,又产生了“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主要内容的“八德”,作为当时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9.
本文提出两个小论点:一是社会道德的形成可以用“孝”为“原料”,二是用社会主义道德支撑和稳固和谐社会的基石,得出结论:构建和谐社会从培养孝心开始。文章的观点对社会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公民及构建和谐社会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0.
西方自然法学家认为,“自然法”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观念,它既包含着我们一般所讲的法律,又包含着规律、权利、正义和理性等涵义。正因为如此,“自然法”是比实在法更神圣、更高级的东西,它既是实在法的基础,又是衡量其合理与否的标准。自然法观念的价值正在于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