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57篇
中国政治   59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为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污染现象,我国大力发展核工业,建设涉核项目.由于涉核项目具有潜在的放射性与危险性,其选址与建设总会引起周边居民的不满与恐慌,从而产生邻避现象.本文从连云港市民联合抵制乏燃料后处理厂的邻避事件出发,以法律角度挖掘此类公共事件发生的原因,即,未给予“邻避居民”充分的知情权与话语权,缺乏宣传教育,未建立“邻避居民”补偿机制以及公众求偿机制不够完善.因此,本文结合现行立法以及即将出台的《核安全法》(草案),提出防控此类公共事件的法律手段,建议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涉核项目营运者要坚持涉核项目选址与建设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建立核设施周边居民经济补偿机制;利用我国现有核损害责任保险及财务保证制度,建立核风险转移机制,从而在降低涉核项目产生放射性危害可能性的同时,减弱周边民众容易产生的焦虑抵触情绪.  相似文献   
312.
基于制度主义的风险管控实践严重忽视了弱势群体的风险感知,造成官僚系统与利益公众风险定义的分歧,由此引发一系列邻避抗议争端。论文以阿苏卫垃圾厂抗议事件(1994—2014)为蓝本,提出了实在风险—感知风险—社会稳定风险的邻避风险链系统,对其概念、特征、决定因素和生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梳理,建构了邻避风险链评估指标体系。这一风险连续统有助于弥合制度主义与文化主义的风险分歧,为从源头上对重大工程项目进行风险评估、管控和阻断提供理论前提,为邻避危机演化机理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框架。论文采用了验证性的实例分析,未来,还需从数理实证层面对邻避风险链的构成和有效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313.
邻避设施的兴建、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政治开放性的增强,带来了一场以社区居民为主导力量的“不要在我家后院”的环境保护运动.实践表明,政府作为处理邻避运动的主导力量无法独立地妥善解决邻避冲突.环保民间组织以其公益性、志愿性、民间性等特点使其在处理邻避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政府的可靠搭档.  相似文献   
314.
帮助犯是共犯的一种,立法者在刑法中规定帮助犯,不只是为了在入罪时提供法律依据,更重要的是划定帮助犯的成立界限,进而限定刑罚权发动的疆域,保障公民的自由。帮助犯的成立范围不仅是直接受制于一系列的客观、主观要件——修正的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答责性,刑法的补充性、共犯的处罚根据等基础性的理论也必须成为法官在裁量中的考虑因素,以合理限定帮助犯的范围。  相似文献   
315.
被害情感是被害人在经历犯罪行为后各种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的主观体验,是一种具有情景性、稳定性和深刻性的高层次精神现象,最常见的被害情感有愤恨、抚慰和宽恕三类。刑事政策场域中的被害情感在非理性和情绪化标签之外,本质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它在个体层面决定被害人的行为和策略,更在一定社会层面上奠定刑事政策的合法性基础。借助被害人教义学的辅助性和自我答责原则,可从事实和法律两个层面限制被害情感非理性的成分,实现刑事政策场域中被害情感的规范化"出场"。  相似文献   
316.
在高速城市化和城市多元权益结构形成的背景下,邻避设施兴建表面上可能触发环境污染、日照通风、房产贬值、心理嫌恶等相邻关系纠纷,实质则是城市空间利益正当分配问题。通过诠释邻避纠纷的公力救济困境与司法审查局限,进而说明作为空间资源分配的城市规划决策过于依赖技术标准,导致城市空间利益分配过程中"不要建在我家门口"的邻避现象频发。无论是技术标准主导的行政决策,还是中立客观的司法裁判,均无法独立实现城市空间利益的正当分配,而是需要"技术标准——公众参与——行政裁决——司法救济"这一连串的机制予以保障。  相似文献   
317.
318.
被害人自我答责理论强调自我决定,从而保障个人自由。法所关注的领域,是交往性的契约领域。非契约领域,属于个体的自治空间。刑法并不关注发生在"自我管辖领域"内的"侵害行为和侵害结果"。在自治领域,被害人应当确保"结果的不发生"。对参与被害人"自我管辖领域"内的行为,立足于限制的正犯概念和共犯的二元参与体系的概念,能够在教义学上得到准确解读。义务人在事实上有防止结果发生的可能性、义务履行与利益损害不能显著失衡、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履行义务、人身保护与财产保护义务的"强制力"应当有别,是考量作为义务边界的因素。超出财产保护义务履行范围的,义务人完全进入到了自我管辖的空间。对于造成的损害结果,由被害人答责。超越人身保护义务的,应区分职业义务人与非职业义务人,分别对待。行为人创设的风险与职业义务人伤亡之间存在紧密关联之时,属于急迫性风险,由行为人答责。职业义务人正常履行职业义务的,属于职业性管辖。职业义务人发生误判之时,不能由职业义务人自我答责。无义务者实施保护行为造成损害的,应该对侵害结果自我答责。  相似文献   
319.
政协委员的责任是其在政协履职中产生的责任,不同于其个人作为其他角色时所承担的职业责任、公民责任、家庭责任等.对新时代政协委员履职担责的要求,包含着坚定政治立场、参与制度实践、提升履职能力、团结引导群众、端正自身品行等内容.强化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要通过相应的制度建设,围绕政协委员在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方面的作为...  相似文献   
3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