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0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法律   6篇
中国共产党   17篇
中国政治   30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曲阜,是我国著名的文化古城,相传为少氏的都城,殷周时代的奄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封鲁,其子伯禽是曲阜的第一个鲁公。  相似文献   
32.
《小康》2006,(6):35-35
盘庚迁都 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至殷,学者认为“盘庚迁都的重要原因是由于人为的因素影响了生态环境,而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反过来加重了社会因素,如此恶性循环才迫使盘庚迁都。  相似文献   
33.
王岗 《北京观察》2017,(10):16-18
到了元代.人们在建造大都城时.总结了以往历代都城建设的经验,从而创造出了一个内涵更加丰富的都城及中轴线。在这座新都城的规划中,是把宇宙之象与都城设置合为一体.所有重要的都城设置,皆与天象相对应。  相似文献   
34.
韩保全 《瞭望》2016,(16):56-57
隋唐长安城是中卉时期最伟大的都城建设工程,经历了兴盛衰落的历史周期,又遭遇世界上许多卉城共同的被后代城市叠压甚至破坏的命运。好在当前文化遗产的保护得到高度承视,亡羊补牢,为时不晚,  相似文献   
35.
北京的城墙、城门几经变迁,其中作为明清北京城标志的城墙、城门,则是中国都城建设历史上修筑得最雄伟、最坚固,军事设施最完善的。犹如我国的万里长城,作为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人类历史的文化遗产,北方的城墙、城门的价值无疑是超越国界的。1985年初,当我看到由侯仁之先生作序、由瑞典美术大家奥斯伍尔德·喜仁龙(1879-1966年)著述的《北京的城墙和城门》时,真是感到由衷的高兴。  相似文献   
36.
郭旭东  原征 《民主》2012,(6):43-45
殷墟是世界文化遗产,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5A级景区,是中国考古学的诞生地,甲骨文发祥地。殷墟,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河南省安阳市西北郊,横跨洹河南北两岸。殷墟遗址面积约36平方公里,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晚期古代都城遗址,  相似文献   
37.
黄可佳  韩建业 《前线》2016,(4):85-86
正一提起地下文物资源,大家普遍想到的是地下文物大省河南、陕西,认为北京只是在辽金以后才成为都城,地上文物丰富,但早期的地下文物资源远远不能与这些文物大省相比。这其实是一个误解。北京的地下文物考古工作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国内最早开展考古的地区之一。经过九十多年的考古工作,北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地下文物大省,如果再以北京一万六千多平方公里单位面积的地下文物数量来评估,那更是处于全国各省区市地  相似文献   
38.
旧京玉器行     
前门外廊坊二条玉器街虽然集中了几十家经营珠宝玉器的店铺,但并非是老北京玉器行的全部。当年,花市东大街羊市口及花市上二、三、四条一带,才是老北京买卖珠宝玉器的主要场所。北京作为明清都城,集聚着大批王公权贵、达官显宦、富商巨贾,对珠宝玉器的需求量十分巨大,所以当时社会上流通的珠宝玉器相当多。到了清光绪初年,羊市口内路西的青山居黄酒馆和对面的清茶馆,开始聚集住在附近的珠宝玉器商人,他们在每天品茶饮酒之时,自然谈论珠宝玉器的行情,同行越聚越多,逐渐形成规模,每天十点左右开始,有时延续到下午甚至掌灯,并开始涉及珠宝交易,成为实际的玉器市场。  相似文献   
39.
正金朝建都于北京则是在860多年前,它的皇宫就在今日的宣南。北京是书,宣南是页,宣南地区以其悠久的历史传统,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风貌遗存,让页面丰满、让书变得厚重。宣南地区是有着三千多年建城史、八百多年建都史的老北京的源头之一。围绕今日宣南地区在当年金中都城市布局中的重要位置及其作用,对于从历史的角度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开发和  相似文献   
40.
吴心 《黄埔》2008,(3):118-120
中国历史悠久,做过王朝都城的城市难以计数,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中就曾记载,自上古至北魏时期的都城约有180处。而北魏至清朝,又一千余年,其间王朝兴替,列国消长,又增加了几多古都,难以列清。在这些数以百计的古都中,特别著名的是北京、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安阳七座城市,被称为七大古都。这七大古都统治的地域广大,经历的年代悠久,在历史上产生的影响甚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