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1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13篇
中国共产党   93篇
中国政治   100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7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9月9日,第35届国际水利学大会在成都开幕。水利部副部长矫勇与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主席罗杰·福克纳共同为都江堰水利工程颁发“水利工程遗产奖”,这也是大会首次颁发此奖项。  相似文献   
32.
《江淮法治》2012,(18):64-64
六安市裕安区苏埠镇位于大别山东北麓,新老淠河环绕伞镇,举世闻名的淠史杭灌区横排头水利枢纽工程位于镇南端,著名的苏家埠战役“围点打援”典范战例发生于此。镇总面积68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33.
亦帆 《今日上海》2009,(6):32-33
5·12汶川特大地震过去一年了,上海人民情系灾区,时刻牵挂着灾区的重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上海对口支援成都市都江堰。一年来,一批批援建者奔赴都江堰,一项项援助行动在两地开展,一个个援建项目在灾区实施,一条条工程进展的喜讯从都江堰传回申城——上海对口援建都江堰的工作正在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  相似文献   
34.
《共产党人》2006,(24):F0002-F0002,I0001
唐徕渠管理处是宁夏水利厅直属渠道供水管理单位,成立于1970年,内设7个科室、11个管理所,现有职工378人,离退休职工111人,管理渠道314公里,有各类水工建筑物775座,干渠最大引水流量152立方米/秒,承担着青铜峡(河西)灌区9个县区的34个乡镇、175个行政村和6个国营农场120多万亩农  相似文献   
35.
《农村青年》2008,(6):42-43
15岁的小雪(化名)躺在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化名)的名字。小雪是都江堰向峨中学初一学生,她的记忆至今还定格在前日下午——全班正上数学课时,教学楼突然坍塌,全班同学都被埋在废墟中。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她和小亚手牵着手互相鼓励,发誓决不放弃生存。  相似文献   
36.
四川省都江堰市因堰而名,因水而兴,是著名的国际旅游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青城山·都江堰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16亿元,财政总收入31亿元。  相似文献   
37.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认识集体经济组织在新型城乡治理形态架构中的定位,理清新型城乡治理形态架构中的关系,对于优化基层治理模式,深化农村改革有重要作用。都江堰市向峨乡石花社区发展集体经济的形式是法人+自然人构成的"两合"公司,为其它地区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载体形式提供了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38.
(二○○八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11月21日,副市长张平召集会议,专题协调解决甘州区、高台县冬灌用水矛盾。甘州区、高台县政府分管领导、水务局长,市水务局、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确定的事项纪要如下:  相似文献   
39.
张微微 《当代党员》2023,(23):33-35
<正>“问道青城山,拜水都江堰。”得天独厚的景色风光,让四川省都江堰市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潮。在浩浩荡荡的旅游“大军”中,来自重庆的游客占据“半壁江山”,在都江堰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渝”字打头的大小车辆。“都江堰不仅是成都的后花园,也是重庆的后花园。”都江堰市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旅游景区)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忠胜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来,两地以更加积极的姿态不断提高文旅合作互动频率,  相似文献   
40.
<正>成都拥有2300多年建成史,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那里山清水秀、物产丰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素以"天府之国"著称于世。金沙遗址、成都平原史前城遗址、古蜀船棺遗址、等文化遗产的发掘,展现了成都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太阳神鸟"、"都江堰水利工程"等,更是体现了古蜀人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