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8篇
  免费   37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67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371篇
中国共产党   60篇
中国政治   249篇
政治理论   47篇
综合类   491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54篇
  2013年   194篇
  2012年   223篇
  2011年   236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13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6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41.
深入调查南京市医疗卫生系统11件职务犯罪,发现医疗系统中的职务犯罪的量刑存在着失衡现象,个案的罪行和量刑存在不均衡,即使案件之间情节相似也没有做到量刑均衡,这为我国打击医疗系统职务犯罪带来了负面影响。治理医疗系统的量刑失衡现象,应该完善刑事立法,改善司法实践。在刑事立法中,遵循实质合理性原则,制刑要合理。法官在确定量刑基准的基础上,要分步骤来进行量刑,努力做到量刑均衡。  相似文献   
42.
汤珍 《法制与社会》2013,(24):267-268
在法治社会显著进步的今天,关于危险驾驶罪的入罪,部分学者持支持态度;也有学者坚持应当予以否定性评价,认为将其入罪有滥用刑法之虞。本文对于危险驾驶罪入罪持支持态度,认为其存在有其必要性,但从立法层面来讲,危险驾驶罪仍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3.
在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中,如何认定"违法所得数额"一直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为此,司法机关往往采用其他定罪量刑标准认定犯罪。本文旨在论证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重要性,深入分析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一、认定"违法所得数额"的重要性(一)有利于准确打击犯罪违法所得数额、非法经营数额、侵权产品数量等均为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其中任何一个标准均不能完全涵盖行为人的犯罪特征或评判行为人的主观恶意。~①如在制售假酒案件中,有的犯  相似文献   
44.
规范自由裁量权、将量刑纳入法庭审理程序"是中央确定的重要司法改革项目。检察机关推行量刑建议制度,是这项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保障司法公正,制约量刑裁量权,加强审判监督,完善刑事  相似文献   
45.
案件汇报,即检察人员在通过阅卷、提讯等工作查明案件有关的情况,全面了解案件事实证据、定罪量刑等问题,形成了处理意见的前提下,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向有关领导说明案件情况、提出对案件的处理意见,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的办案活动。案件汇  相似文献   
46.
政策信箱     
魏珉 《人事天地》2012,(8):49-50
文化事业单位岗位是如何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条件又有何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什么样的人可以优先考虑?问:编辑同志,我是市群众艺术馆的副研究馆员,在本单位工作了30年。我现在对文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等一些政策规定不是很了解。请问:文化事业单位岗位是如何设置的?专业技术岗位竞聘条件又有何规定?在同等条件下什么样的人可以优先考虑?读者:凌先生答:读者您好!现就您提出的问题,答复如下:一、关于文化事业单位实施岗位设置管理问题。在实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人事部、文化部关于印发〈关于文化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  相似文献   
47.
长期以来,我国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贯彻的是"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但在执行中常常陷入某种误区——或是定罪时过于严苛,或是量刑时过于轻缓,这种宽严失当的未成年人刑事司法无法实现矫治未成年人犯罪及社会防卫的刑罚目的。将人身危险性理论引入定罪量刑的机制中,在定罪时,可以使其与社会危害性共同起双层限制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犯罪圈呈现扩张态势之时,人身危险性的出罪功能恰好可以有效限缩未成年人犯罪圈;在量刑时,审判者要认真考量未成年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把控好从宽处罚的操作分寸。  相似文献   
48.
49.
文章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对49份裁判文书的整理和分析,发现我国司法实践与理论研究中存在着冲突,其一,对行为人刑事责任能力认定的不同,其二,我国法律规定与实践中不相适应,其三,理论中对行为人主观状态的分类和司法实践中的认定不同。实践和理论的不一致是因为对原因自由行为可罚性依据在我国学界并未达成共识,因此出现学术争鸣不断,实践中裁判各不相同。原因自由行为其不具有从轻处罚的情节,应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规范,统一司法实践中对原因自由行为的量刑考虑。  相似文献   
50.
微观     
《廉政瞭望》2014,(22):14-15
消解认定上的不确定性 @周姗姗:在实际司法实践中,以现行的量刑标准,数额认定往往存在不确定性。贪污受贿往往是“点对点”,隐蔽性强,证据不好收集。加之,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量刑明显低于受贿罪,后者最高可判死刑,前者最高十年有期徒刑,一些贪官常常对巨额不合法财产的来源拒不交代,从而逃避重罚。而近年来性贿赂、感情贿赂等非物质化行贿大量涌现,也表明以受贿数额定罪量刑的做法已经不能适应反腐败工作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