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0篇
  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14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篇
法律   120篇
中国共产党   72篇
中国政治   164篇
政治理论   55篇
综合类   7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田志 《时事报告》2003,(2):22-22,26-28
人们常常把加入世贸组织比做一把“双刃剑”,这就意味着中国在入世问题上既面临着珍贵的发展机会,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种比喻,形象地暗示着“执剑者”就是我们自己,如果不幸出现了问题,那么也属于“自伤”。因  相似文献   
82.
加强金融监管,防范金融风险,保持金融稳定,是顺利推进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是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必要条件,是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加入WTO使我国金融市场的开放成为一种必然趋势,来自外部的风险与日俱增,如何在获得开放利益的同时确保民族金融安全,已成为我国现在必须着手解决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83.
银行要牢固树立内控先行、审慎经营的理念,纠正片面追求业务发展的倾向,正确处理好短期效益与长期效益的关系、业务发展与规范管理的关系、金融创新与防范风险的关系,把风险管理纳入考核体系,不断加强和改善银行机构的审慎经营和风险管理水平,努力构建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4.
在湖南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稳金融"的决策部署和金融工作三大任务要求,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认真强化地方金融监管,坚决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确保全省金融业稳健有序运行。  相似文献   
85.
李永森 《瞭望》2016,(15):40-41
债转股可有效化解企业高负债和银行高不良率的“双高”压力,但需完善相关制度安排才能取得预想效果,并有效化解银企关系过密可能隐藏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86.
20 0 3年底是我国入世两周年。由中南大学法学院和华东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于 2 0 0 3年 1 1月在华东政法学院共同举办 ,并有全国各地多所大学经济法学专家学者参加的“加入WTO对中国经济立法的影响”学术研讨会 ,与会者就中国入世后在社会经济、法律制度方面产生的重大影响进行了深入研讨 ,本刊编辑部约请华东政法学院徐士英教授将本次研讨会上的重要发言及提交的文章进行编辑 ,并经发言者和论文作者的同意 ,以笔谈的形式刊载于此。  相似文献   
87.
金融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金融安全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多次强调了维护金融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更是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三大攻坚战之首。丹东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其地缘经济的发展情况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要格外重视以丹东为代表的边境城市的潜在金融风险点。通过对金融风险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丹东市现存的金融风险点,根据当前的经济形势,丹东市应加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严控地方政府债务,同时警惕房地产市场风险堆积。  相似文献   
88.
89.
郝亚超 《法人》2005,(5):80-81
4月27日,有媒体报道,覃辉已经“回 到星美”。但这个“回”的含义太模糊了。 是获得保释,还是“协助调查”完毕? 无论是警方,还是覃辉掌控的几家公 司,都对此保持沉默。 但是,即便是最乐观的结果——协助 调查建设银行前董事长张恩照受贿事件, 覃辉蒸蒸日上的年轻富豪生涯,都已难挽 颓势。  相似文献   
90.
开放的金融体制既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稳健运行,又对规范金融秩序、增强防范金融风险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近年来,无论从宏观上还是从微观上看,我国金融体系已积累起了很大的风险,而且随着金融深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这种风险压力还将继续增加。因此,必须加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制度,作为金融监管的有效补充和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