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6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篇
法律   12篇
中国共产党   34篇
中国政治   54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2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1.
秦继芳 《学理论》2009,(15):221-221
折纸是幼儿喜爱的手工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在孩子操作时,不仅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2.
韩宏韬 《学理论》2009,(17):183-184
含蓄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性格。含蓄美,是中国古代诗歌最高的审美境界。自古以来,“哀而不伤,怨而不怒”、“温柔敦厚”等有关内敛风格的审美范畴,成为古代诗歌的创作原则。正是因为诗人善于将自己的感情隐含在诗作的字里行间,寄托于自己精心营造的意象皇,所以给读者的鉴赏带来很大的难度。在多年的诗歌教学中,笔者总结了一系列的鉴赏原则和方法,即,从诗人创作的角度出发,揭示诗歌的含蓄美;同时,读者应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参与诗歌的再创作。使诗歌的“能指”大于“所指”。  相似文献   
113.
叶静  贺晓科 《小康》2005,(5):71-73
熟悉中国书画艺术的人大概没有不知道董其昌的。在明朝万历年间,董其昌已经是名重一时的书画大师“,为本朝第一”,“名闻外国”,并且精于品题(书画鉴赏)。入清之后,对董其昌的书画评价依然一路走高,康熙、乾隆爷孙俩都曾赞叹不已。虽说皇帝的喜好不是评价艺术高下的标准,但他们以九五之尊,尽览天下佳作,目光很高,自然不至于信口开河,留下笑柄。而董其昌的传世赝作之多,也足可以证明他受追捧的程度之深了。不过这位董大师才艺很高,人品很低,日常生活骄奢淫逸,以致跟家乡百姓结怨。日甚一日,有人甚至恨不得能食肉寝皮。最终,忍无可忍的百姓自…  相似文献   
114.
《协商论坛》2007,(7):63-63
~~叶县政协主席冯国堂书法作品鉴赏@冯国堂$叶县政协~~  相似文献   
115.
白雪  张金宝 《学理论》2013,(17):219-220
从狄更斯所著《双城记》中人物的情节设定与结构安排入手,提出了阅读经典文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阐述了文学鉴赏与评判过程中期待心理在阅读与鉴赏中所具有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6.
文物鉴赏     
<正>清,宣统。盘高6.1厘米、口径33.9厘米、底径22.1厘米。盘内口沿饰如意云纹,盘心正中为一月华纹,外环绕套缠枝莲纹饰。内壁等距绘有折枝花八宝纹,"八宝"是以佛家常用象征吉祥的八件宝物为题材的纹饰。外壁绘折枝花卉纹三组。  相似文献   
117.
在大学生的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但每种艺术形式对学生的不同艺术修养都有一定的影响.而舞蹈鉴赏融合了人伞兵视觉和听觉的形体艺术,它包含了音乐艺术和美术艺术为一体,对促进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其他艺术修养全面的发展中有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潘春华 《前进》2014,(11):64-64
诗是传统文化的菁华、文学艺术的奇葩。孔子云:"诗言志也",明代的清官廉吏们,常撰文述怀,明志明誓,讽贪刺虐,写下了无数首清廉正直的诗篇。捧读那些锦句华章,虽然隔了数百年的岁月风烟,可那份风骨凛然透过字里行间扑面而来,依然让后人感动向往,心生见贤思齐的情怀。绢帕蘑茹与线香,不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这是明宣宗年间任兵部侍郎的于谦所作的《入京》诗。  相似文献   
119.
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作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的导读,丰富了大学生的审美观念,可以培养其高尚的情操与鉴赏能力,优化情感结构,提升他们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0.
封面画鉴赏     
恒然,五代南唐画家,僧人,钟陵(今江西省南昌附近)人。早年出家于江宁开元寺,学画山水,师法董源。他善于表现炯岚气象,笔墨秀润可爱。所画峰峦,山顶多作矾头,林麓问多作卵石,掩映之以疏筠蔓草,旁通之以细径危桥,深得野逸清静的景趣。米芾评他“少年时多作矾头,老年平淡趣高”,可见他的㈣风不断地随着年岁演变。在笔墨上,巨然用的是大披麻皴法,比董源表现得更加显露,因而更有迹辙可循。在绘画史上,由于他是董源嫡派,故人们习惯将他与董源并称“董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