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0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0篇
中国政治   44篇
政治理论   5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古滇谜之思     
广场中心的铜鼓声阵阵响起,古滇国最高女祭司,端坐在于栏式房屋的高台之上,正在祈祷农神赐予丰收。她周围所列的16个铜鼓正传递着古滇国祈求风调雨顺愿望的信息。在平台上参与祭祀的古滇国贵族周围,人们正在杀猪、宰羊,准备食物。  相似文献   
12.
铜鼓十二调,指用铜鼓演奏的十二段乐曲,是布依族民间艺术中最具神秘性和传奇色彩的传统音乐文化之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布依族铜鼓十二调由"喜鹊调"、"散花调"、"祭鼓调"、"祭祖调"、"三六九调"、"祭祀调"、"喜庆调"等组成,是在庆典、祭祖、  相似文献   
13.
雨后清新,南宁近郊的壮族新村——兴宁区三塘镇留肖坡格外迷人。青瓦红窗蓝墙,铜鼓元素和壮锦纹交相辉映,一栋栋独具壮族特色的别墅式民居引人注目,浓郁的壮乡风情扑面而来。门前屋后绿树成荫,庭院巷道花草铺地,整个村庄掩映在绿树红花中。初到留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汉语诗词中的铜鼓意象流变进行研究,发现铜鼓意象极富生命力与可塑性。这段铜鼓意象的流变史实际亦是千余年来中国政治史与思想文化史的一束折射,诗史互证,由此可以窥见中国从“天下”走向近代国家的历程。唐代诗词中的铜鼓,鲜活多元,是天下一隅的“南方”风物。宋代至明代诗词中的铜鼓被置于历史世界与华夷秩序之中,是国家边界的表征,往往作为蕴含政治色彩的符号出现。清代诗词中的铜鼓成为“多元一体”国家形象的象征,完全融合于当时的统治逻辑,但最终因为统治的瓦解而瓦解。  相似文献   
15.
蒋廷瑜 《传承》2009,(5):52-54
铜鼓是一种由炊具演化而来的打击乐器。最早的铜鼓就是煮饭的铜釜,人们吃饱喝足以后,将铜釜翻转过来,敲击其底部,伴歌伴舞以自娱。后来将铜釜改进,作为专用乐器,就成了铜鼓。  相似文献   
16.
铜鼓是古代中国南方常见的礼仪重器,其器型、纹饰及塑像表达了铜鼓制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叙写了古代南方族群丰富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信仰,同时也是千百年来南方文化变迁的具象呈现。通过考察作为视觉器物的铜鼓,我们不仅能够发现南方族群独特文化之“道”,也能够理解族际和谐交往之“道”。  相似文献   
17.
《传承》2012,(15):98-100
广西铜鼓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类型较全,实为全国之最。而且数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在对外交往礼仪中,都用我公司生产的铜鼓作为赠送贺礼。  相似文献   
18.
壮族和瑶族都拥有历史悠久的铜鼓文化,在铜鼓铜鼓文化的发祥、铜鼓的用途与功能、铜鼓的收藏方式等方面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亦有本民族的独特之处。壮瑶铜鼓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长期保持着密切交流与互鉴,在保持本民族特性的同时,与时俱进,传承重构,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变迁。壮瑶铜鼓文化因其强大的包容性与适应性发展至今,已成为两个民族集情感归属、民族记忆、文化认同于一体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9.
<正>万载县位于宜春市西部,东临上高、南襟袁州、西连浏阳、北接铜鼓,距宜春市区30公里。地理概貌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属  相似文献   
20.
张燕翎 《实践》2007,(7):33-34
南昌——修水——铜鼓——萍乡——永新——井冈山。这不是旅游路线,这是对一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的追溯。这不是普通的地理名称,这是我们国家与民族走向新生的起点和见证。这不是简单的新闻采访,是我们——全国党刊联合采访团的同志们,向80年前为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而英勇斗争、无畏献身的先烈们致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