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各国政治   1篇
世界政治   2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98篇
中国共产党   7篇
中国政治   38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在我国教育部、司法部和全美美中法律教育委员会于一九八五年七月十四日至八月九日在长春市共同举办的"美国法律讲习班"上,美国密西根大学法学教授惠特莫尔·格雷(Whitmore Gray)讲授了《美国法律方法》课程。《成文法的解释》便是其中一章,它概括了美国近二百年来四大法学派别在成文法解释方面的观点,并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分析,对于我们了解美国法学界在成文法解释方面所持的观点及其历史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72.
法律解释方法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民主理论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美国20世纪前对民主会带来多数专制的极度担忧,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平义论的形成,20世纪中期臻于鼎盛的乐观的多元主义民主观笃信民主过程可以生产妥当的公共政策,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意图论和目的论的形成,而之后的公共选择理论致力于揭示政治自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负面影响和民主过程的失灵,促使了制定法解释方法上"新文本论"的产生。  相似文献   
73.
林雪贞 《法制与社会》2014,(32):216-218,238
养老传统是农村养老保障的重要组成,然而目前养老传统正在快速衰退。在国家对农村公共养老供给不足的情况下,继续发挥农村养老传统是转型期维持和提高农村养老保障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为此可以把养老传统与地方立法结合起来,把养老传统融入到地方制定法以及民间习惯法中,以更好的发挥养老传统的养老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7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制定了《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管理办法》,经2014年3月26日第4次行长办公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4年8月1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75.
《今日说法》的一则案例,引发了我对风俗习惯与制定法冲突的思考。法律与风俗习惯都是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社会规范,二者的冲突主要体现在农村地区,特别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继承、赡养等问题。司法人员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当深入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制定法为依据,适当结合当地的善良风俗,以期更好地解决纠纷。  相似文献   
76.
正英美法系是西方两大法系之一,在现代世界法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追根溯源,英国法是英美法系得以繁殖的历史根苗。借助于英国的殖民扩展,这株根苗被移植到世界许多地方,落地生根,枝叶茂盛,开花结果,不断繁衍,从而渐成英美法系之林。英国法在英美法系中具有核心地位,在西方法律传统内部,与大陆法形成了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77.
有限合伙组织具有一般合伙组织和公司组织所具有的优越性,此种优越性可以满足于某些有经济地位但被法律禁止从商的人的要求,为他们剩余资本找到一种可靠的投资途径.我国最终在2006年认可了有限合伙制度,但在有限合伙的设立、内外部关系、合伙人份额的转移等方面,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8.
王军 《学理论》2012,(24):104-105
"秋菊打官司"是法律社会学的一个著名案例,反映了国家制定法同秋菊讨的那个"说法"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法律统一性与地方性的博弈问题等。同时,这个案例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了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面临的困惑。强调依法治国,就必须解释并回答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9.
雷鸿 《人民司法》2012,(5):42-45
法律确定性与实质正义都是法治的组成部分。换用中国的现实语境来表达,也就是人民法院的基本司法政策:追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两个效果的统一。但是,法律确定性有可能与实质正义发生冲突,或者说,法律确定性不可避免地存在其局限,为了保证确定性有可能导致个案的不公。在此情形下,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这是一道横亘在司法者面前的难题。本文拟从案例指导制度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法律规则与司法活动之间的能动关系。案例指导制度的功能及运作"司法是确保法律回应性的根本方法。"①法律适用的核心就在于将普遍性的法律规范运用于具体个案当中。由于制定法自身可能存在法律漏洞、前后矛盾、过  相似文献   
80.
政务公开是政治公开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公用事业部门制定法律规章、设置机构、分配权力、安排人事等过程,以及国家公务人员的活动、政绩向人民群众公开。表现为行政过程由一种政府自我运作的相对封闭形态走向政府面向公众的相对开放状态。在1987年举行的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就已经明确提出了政务公开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