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656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2篇
各国政治   150篇
工人农民   107篇
世界政治   432篇
外交国际关系   240篇
法律   2256篇
中国共产党   2220篇
中国政治   3837篇
政治理论   967篇
综合类   1510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6篇
  2021年   149篇
  2020年   279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20篇
  2014年   979篇
  2013年   927篇
  2012年   1206篇
  2011年   1479篇
  2010年   1251篇
  2009年   1296篇
  2008年   939篇
  2007年   591篇
  2006年   523篇
  2005年   308篇
  2004年   243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238篇
  2001年   130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金克  虞秋宁 《党建文汇》2002,(19):39-39
1958年8月23日下午6时30分,金门炮战打响,这场炮战一直进行到11月12日。在整个炮战阶段,有两个事件令台湾方面大惑不解:即金门防区三将领阵亡和“巨无霸”被毁事件。  相似文献   
42.
主席先生、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上午,联合国常驻协调员贺尔康先生建议设立一个新的灾害管理项目,由政府、捐助与接受的双边代表、非政府组织和联合国官员共同参加。现在我详细论述一下这个新项目如何制定。在这之前,我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在安徽、江苏两省洪捞灾害后重建工作中的经验。重建工作主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重建学校、医院和村级卫生站以履行对灾民的社会服  相似文献   
43.
安文 《台声》2006,(4):26-29
“二·二八”又到了。发生于上个世纪的“二·二八”以独有的沉重迎来它59岁的纪念。且看“二·二八”事件亲历者周青等老台胞的回忆。  相似文献   
44.
目前农村群体性事件呈现发展迅速、规模扩大的趋势。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引发原因较 为复杂,应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地位、精简乡镇机构、提高干部素质、保障农民权益、畅通农民言 路、发挥基层公安司法机关作用等多方面积极防范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5.
46.
冲击铁路的群体事件严重威胁了铁路政治稳定、治安安定和运输生产安全。本文就冲击铁路群体性事件的类型、成因以及预防对策进行了逐一阐述,对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7.
贺鉴 《党史博采》2005,(3):114-118
前南斯拉夫总统米洛舍维奇是第一位受到国际刑事法庭审判的国家领导人.这一事件的发生是国际干预的直接结果.纵观后冷战时代日渐增多的国际干预,它一方面作为维护国际共同利益的需要,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但另一方面,它对传统国际法有关主权、引渡等问题的冲击显而易见.因此,应当规范和完善国际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48.
《中国监察》2010,(7):24-24
本刊讯近日,浙江省出台了贯彻《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工作程序。《问责程序》共分21条,主要规范了问责程序启动、问责线索(材料)的管理及办理、初核、立项、调查、审理、报送问责建议、代起草问责决定、送达、监督执行、公开、复核等12项工作程序。《问责程序》规定省纪委、监察厅对通过检举、控告、上级机关及领导批示、人大、政协、司法、行政机关和人民团体提出的意见建议、巡视、检查、考核建议、  相似文献   
49.
《内蒙古政报》2006,(3):38-42
为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全区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自治区人民政府制定并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50.
时立荣 《理论导刊》2006,(8):103-105
通过对“政企分开”、“剥离企业办社会”、“政社分开”和“社会事业单位改革”的“事件——过程”分析,用“合法性机制”理论剖析制度创新的成因,可以看出这些“连续不断的事件”是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选择以来社会结构变化的过程,这个逻辑展开在分离的主导力量、强度和分离的领域上不同于西方的逻辑运作,由此导致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四种形成模式——“行政举办模式”、“脱壳衍生模式”、“草根内生模式”和“外化移植模式”,这几种模式生成是制度化合法性机制由原来计划经济时期对社会效益的反向作用向正向作用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