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5篇
  免费   7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0篇
世界政治   3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3篇
法律   84篇
中国共产党   224篇
中国政治   351篇
政治理论   74篇
综合类   1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7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0篇
  2008年   71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31.
禅宗在初唐时期开始兴盛,在其中国本土化以后,对中唐大诗人诗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信奉佛教的王维,在他的山水诗中透出禅意。透过王维的诗作可以看到禅宗在中国初、中唐时的兴盛;佛教与诗的相互影响;王维的具体诗例和他对佛教吸收的原因等。  相似文献   
832.
夜坐书屋,一壶清茶,捧读《铁血丹心》,一股浩然之气由心而起。这是一股"黄水西来,奔泻东归"(侯忠《沁园春.胜利黄河大桥》)的滔滔之气,  相似文献   
833.
子荷 《中国减灾》2013,(2X):16-17
<正>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缅怀先人、寄托思念的传统节日。"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发轫于悠远的历史深处,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明节的内涵不断积淀、更新、升华。走过千年沧桑旅程,当清明文化与寒食文化逐渐走向大同,成为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一部分的时候,我们将做怎样的心灵省思?  相似文献   
834.
传说中,布洛陀是壮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创造了壮民族的同时,也留下了一笔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主要有创世史诗《布洛陀经诗》,布洛陀民间叙事山歌,布洛陀故事传说,布洛陀古乐、古舞、歌圩等,这些布洛陀文化遗产在田阳县尤为丰富。每年农历二月十九是传说中的布洛陀生日,从这一天开始到三月初九,各地群众络绎不绝地自发汇聚田阳敢壮山,祭拜布洛陀。  相似文献   
835.
首尔风情     
首尔是韩国首都,也是世界第七大都市,是韩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也是全国海、陆、空交通枢纽。走进首尔,感觉它是一首美得可以入歌的诗,是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首尔地势北高南低,北汉山、道峰山等山脉为首尔构筑了一道天然屏障,也为首尔提供了天然的绿地和公园。韩国第一大河——汉江犹如一条玉带,随着来自东海追来的海风  相似文献   
836.
《学习导报》2011,(2):43-43
"中共延安五老"这个称谓脍炙人口,已经流传将近70年了。"延安五老"的来由罕为人知。这个称谓来自朱德总司令的一首纪游诗。典故是这样的:1942年7月10日,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朱德总司令邀请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等革命老前辈同游南泥湾,作诗《游南泥湾》:“纪念七七了,诸老各相邀。战局虽紧张,休养不可少。轻车出延安,共载有五老……”  相似文献   
837.
殷学明 《前沿》2008,(10):155-158
孔子不是纯粹理性、完美无缺的十足圣人,也不是只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保守、僵化、迂腐之人,而是一个充满矛盾的悖论体,一个懂得消弭悖论,在闻性中生存的智者。回到“至好至美的孔子路上来”,当抽身反观家族相似,廓清历史视域,追寻到原典的诗性话语缘构关系,而后才能激活国学,实现民族自救。  相似文献   
838.
罗伟倓 《传承》2011,(23):60-61
作为一个处于社会动荡、朝廷由盛转衰时期的大诗人,杜甫的诗歌始终带有儒家学说中的仁政、爱民思想。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写实主义的创作理念,勤于学习的生活经历,特定的历史环境,这些都或多或少地使杜甫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沾染上了儒家品质。通过对其作品中儒家品质的分析,期望加深世人对杜甫的了解,同时也对当下的诗歌创作具有重要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39.
杨国光 《台声》2001,(6):39-41
谢溪秋先生( 1892—- 1959)是旅日著名爱国人士、华侨诗人,台湾台南人,祖籍福建尤溪。 1915年赴日求学, 1925年毕业于日本中央大学。他对中国文学有着很深的造诣,喜爱传统的诗、书、画;同时他还是一位医术高明的中医,长期在东京悬壶济世。 一   谢溪秋先生一向忧国忧民,是有良知的一代台湾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从青年时代起就关心沦为殖民地台湾的命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 1918年,他与流亡在日本的国民党革命派何香凝、马君武来往甚密,并深受其影响; 20年代初,在日本留学时,他率先投入林献堂、蔡培火、蔡惠如等发起的台湾…  相似文献   
840.
禅是宗教,诗是文学,禅诗的结合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文化现象,禅诗既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宗教史上一块瑰宝。本文以中国古代高僧的禅诗为切入点,得出中国禅宗发展为入世佛教、人间佛教是禅诗得以兴盛的重要因素,并从几种典型的禅诗进一步探讨禅诗所显露出来的艺术美学禅宗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