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4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17篇
工人农民   3篇
世界政治   38篇
外交国际关系   70篇
法律   306篇
中国共产党   87篇
中国政治   215篇
政治理论   48篇
综合类   22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67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健康权在任何与健康熙护议题有关的政策上(包括药品知识产权制度)都不可忽略.然而, 《多哈宣言与2003年决议仍未触及药品知识产权保障与健康权冲突的核心问题,这就需要将健康权作为一项政策工具对药品知识产权的影响做补充性的解释.国家保障药物获得权利的义务应根据其实质内涵的多样性与复杂性掺入防卫权的特色;换言之,药品获得权应区分为国家仅有义务渐进实现的受益权与国家有义务立即实现的受益权.这种通过细化国家保障药品获得权的义务,在具有相同重要性的健康权及药品知识产权产生冲突时,便有足够的基础从权利本质审视两者在冲突时的平衡关系是否适当.  相似文献   
52.
吴娟 《法制与社会》2011,(7):297-297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对于保护国家、公民的合法权益,威慑犯罪分子,制止犯罪与防止犯罪,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防卫限度是正当防卫中的核心问题。它是区分正当防卫和防卫过当的分水岭。在司法实务中,每一个正当防卫的案件都要涉及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的判断。本文通过对正当防卫和正当防卫的防卫限度以及相关知识点的研究,力图提高公民维护自身安全的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53.
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及其主要目的、我国主要的储蓄机构、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的基本内容、商业银行的含义和主要业务。知道存款利息的含义及计算、利润的计算。理解储蓄存款作为投资方式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4.
张霞 《中国检察官》2012,(22):52-53
一、基本案情一天黄昏,甲搭乘一辆出租车,当出租车驶出市区行人渐少时,甲拿出匕首放在出租车司机乙的脖颈上,逼其交出现金以及其他财务,共劫得手表一块,手机一部,现金两千余元。然后打开车门一边跑一边不时回头  相似文献   
55.
本课题组继2012年对武汉市三年来发生的各类暴力袭警案件进行全面调研之后,又从各警种执法勤务特点出发,围绕民警岗位应急防卫能力提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项思考与分析。本文从社区民警日常执法勤务工作环节与所面临的常态安全问题出发,围绕警务机制改革背景下的新勤务模式对社区民警的执法安全防卫能力所提出的新要求开展研究,从实战教育培训的角度积极探索改进和完善社区民警实战能力体系的新路子,以期通过培训提升广大社区民警"高效履职、安全执法"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6.
对制约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的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内容没有针对性、技术不熟练、体能不好、不能灵活变化是制约我国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提高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应建立集技术、体能、心理于一体的警察徒手防卫与控制技能教学训练内容体系。  相似文献   
57.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松原芳博教授自去年4月开始在日本《法学セミナ一》连载《刑法总论专题研究》(每月一期,尚处于连载之中),对日本刑法总论中的重要问题,有别于传统教科书的体例,作了颇具个人色彩的理论性解说。其特点主要在于:其一,重视犯罪论体系,强调犯罪论体系应该真正成为解释论解决相关问题的指南;其二,力图将罪刑法定主义、法益保护主义、责任主义等刑法基本原则渗透至刑法理论之中;其三,立足于法益侵害说(结果无价值论),主张贯彻法益保护主义与自由保障机能;其四,以现代社会中的刑法作用为基点,关注当下的日本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的动向。蒙日本评论社与松原教授无偿转让版权,由苏州大学王昭武副教授翻译,本刊欲以连载,以飨读者,冀望国外知名学者的这种最新研究成果能多少有助于我国刑法学对相应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58.
一、设计理念灵活解读和利用教材的探究问题,预设与生成构建知识。贴近生活,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所学、用生活中的例子论证所学习和所坚持的观点。  相似文献   
59.
论交际意图与言语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华 《求索》2007,(4):189-191
交际意图一般是指通过言语行为传达的、进入言语交流过程的意图。从动态的角度看,交际意图具有依附性、交流性、动力性、衍生性和不可控性,可以分为信息意图和动机意图、直接意图和间接意图、显性意图和隐含意图、始发意图与继生意图等类型。言语交际活动中,同一个交际意图可以用多种言语行为传递,同一种言语行为也可以传递多种交际意图,这就要求明示准确,推理正确,以利于交际意图的实现和言语交际的成功。  相似文献   
60.
一、引言 历来隐喻被视为语言的一种异体表达方式被纳入修辞学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发展到认知语言学,则肯定了隐喻的产生具有心理基础,有心理上的运作机制,并且隐喻也被认定为人类语言的普遍现象和人类的重要认知方式,它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Lakoff & Johnson,1980:5).这就把其翻译带入了与隐喻相关的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在原语和译语中的比较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