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13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8篇
各国政治   24篇
工人农民   55篇
世界政治   125篇
外交国际关系   65篇
法律   447篇
中国共产党   1035篇
中国政治   1044篇
政治理论   355篇
综合类   60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69篇
  2012年   282篇
  2011年   313篇
  2010年   276篇
  2009年   247篇
  2008年   292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223篇
  2005年   190篇
  2004年   152篇
  2003年   156篇
  2002年   205篇
  2001年   165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抗战时期,上海局势异常复杂与特殊,但上海抗日救亡运动却风起云涌并深入持久向前发展,与此同时,党在上海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和政治影响力不断扩大,到抗战胜利时,共产党已成为上海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这一时期上海党组织领导能力的重大提升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2.
罗汉平 《世纪桥》2005,(12):40-4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 重大成就的同时,思想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 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改革开放和现代 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持,并且积累了丰 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33.
党执政的政治基础主要指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它们是党的执政地位赖以巩固的基本条件.只有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这棵参天大树才会枝繁叶茂、万古常青.  相似文献   
34.
《党建文汇》2002,(21):38-38
从2000年2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到党的十六大正式把它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35.
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伟大事业。人民群众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人心向背,最终决定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要把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发挥出来,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把党的方针政策变为亿万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就必须开展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工作,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用崇高的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党正是靠着这一政治优势,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回顾和总结党在三个时期围绕…  相似文献   
36.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在继承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发展创新的产物,是把握客观情况变化的产物,是集体智慧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探索形成的产物。  相似文献   
37.
中国电力产业的改革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燕峰 《理论学刊》2004,(3):46-48
本文根据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的分析框架,对中国电力产业的市场结构、企业行为和经济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中国电力行业仍然是一个受到严格管制的行业,行业具有较高程度的垄断性,有较强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缺少竞争,这种市场结构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并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应该认识到,产权变动并不是提高电力行业经济绩效的根本出路,需要以有效竞争为基础,从价格形成机制、市场结构、电网互联等方面对中国电力产业加以改革。  相似文献   
38.
本文旨在通过对瞿同祖《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一书的文本结构、知识资源、学术史价值等诸方面的考察 ,探求其对中国法律史研究的范式突破意义及对当今法学界之方法论反思的启示所在 :1.勇于突破旧有研究范式的学术气魄 ;2 .从整体上把握中国传统法律的精神 ,并强调法律与其他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的学术旨趣 ;3 .跨学科的思维进路与开放的学术态度。  相似文献   
39.
伊斯兰法中国本土化与回族伊斯兰习惯法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经德 《思想战线》2003,29(6):35-42
伊斯兰法作为一种外来的法律制度,具有充分的文化属性,它在中国境内的发生、成长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的法律本土化过程,而且这种过程是伴随着伊斯兰教的中国本土化实现的。它是回族在信仰伊斯兰教过程中,以《古兰经》和《圣训》为主要内容的伊斯兰教法运用“公议”和“类比”推导出来的法律论断,固化为本民族的生活制度(即习惯)后,通过民间宗教权威予以保障,所形成的一整套内控性的生活秩序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40.
东北人速富心理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北人存在速富心理并非偶然,而有着深厚的历史原因。原始开发的厚利性,诱发了东北人的贪大心理;战乱环境的动荡状态,强化了东北人的快富要求;历史陋习的不良影响,促使东北人暴富心理的形成。克服这种曲扭的心理状态,有待于社会的发展和思想的解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