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4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26篇
工人农民   107篇
世界政治   1143篇
外交国际关系   34篇
法律   864篇
中国共产党   900篇
中国政治   2031篇
政治理论   260篇
综合类   176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0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346篇
  2013年   419篇
  2012年   456篇
  2011年   506篇
  2010年   583篇
  2009年   607篇
  2008年   630篇
  2007年   611篇
  2006年   607篇
  2005年   362篇
  2004年   352篇
  2003年   311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205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马斯洛的“需要论”告诉我们,只要是人,就必然拥有生存、安全、尊重、归属感、自我实现等五个方面的需要。  相似文献   
62.
位于德国西南边境的小城特里尔,是马克思的故乡。马克思的故居距离市中心不远,坐落在闹中取静的布吕肯街10号。它是一座朴实的带有巴洛克风格的三层小楼。1818年5月5日一名犹太裔婴儿在这里诞生,他就是一代伟人卡尔·马克思。在这里,马克思度过了他青少年时代的美好时光;  相似文献   
63.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新世纪一个日趋严重的社会问题,且青少年犯罪年龄更趋于低龄化,犯罪性质更趋于恶劣,犯罪情节也更趋于严重。如何有效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一直是犯罪社会学领域研究的一个重点。本文从青少年犯罪的新的特点和趋势,即新的动向变迁谈起,以便探寻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进行治理的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4.
情感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情感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青少年对自我情感分析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情感资源完善自我,以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情感素养教育的前提是以青少年的情感特点和情感影响青少年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提出情感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和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65.
拉有玉出生在青海省乐都县农村一个贫寒的藏族家庭。青少年时期,铁路大军建设青藏铁路西格段的火热场景就深深地感染和影响了他。作为一名藏族青年,那时他就特别向往能投身到青藏铁路建设,希望能有机会到拉萨去看看神圣的布达拉宫。  相似文献   
66.
67.
互联网对青少年这一最主要的受众群体的影响,已经从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问题等方面深入到了各个领域。青少年以其特有的道德意识、规范、心理和行为,生活在“网络社会”,在形成其网络道德的过程中,负面影响日益加剧。因此,如何根据青少年自身特点,加强他们的网络道德建设,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网络道德体系,是一项刻不容缓的重大工程。  相似文献   
68.
2002年10月,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和中央综治办联合发文,制定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社区预防计划”的实施意见。这项计划立足社区,动员社会力量,整合社区力量资源,净化青少年成长环境,加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力度,重视做好流动青少年、闲散青少年的服务教育工作,重视做好问题青少年的教育挽救工作,防  相似文献   
69.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个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青少年违法犯罪形势不容乐观。通过对2000-2005年浙江省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进行了深入翔实的考察分析评估,浙江省青少年违法犯罪总体态势相对平稳,得益于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区预防夯实基础、机制创新综合预防、法制教育常抓不懈和硬件设施形成规模等方面。  相似文献   
70.
培养青少年的仁爱心、羞耻心、感恩心、敬畏心,并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生死观、幸福观、荣辱观、苦乐观和健康的竞争意识,乃是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治本之道。应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构建防范青少年犯罪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并将生活教育、生命教育、承受挫折教育、道德与审美教育融入整个社会教育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