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28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5篇
工人农民   40篇
世界政治   2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篇
法律   7003篇
中国共产党   376篇
中国政治   1571篇
政治理论   269篇
综合类   2300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6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203篇
  2020年   208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353篇
  2014年   1006篇
  2013年   945篇
  2012年   939篇
  2011年   951篇
  2010年   843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17篇
  2007年   640篇
  2006年   493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491篇
  2003年   472篇
  2002年   487篇
  2001年   386篇
  2000年   325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刑法》第344条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非法采伐、毁坏珍贵树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司法实践中,对什么是《刑法》所称“珍贵树木”,有观点认为,必须是野生(自然生长)的,种植的珍贵树木不是刑法所称“珍贵树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妥的,其主要理由是:l.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明确规定:“珍贵树木,包括……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树木。”对此,应理解为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相似文献   
102.
关系性经济损失是普通法中疏忽侵权范畴内纯粹经济损失的一种类型。在处理关系性经济损失归责的问题上,排除规则具有主导的影响力,但现在已受到较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排除规则的具体运作政策背景,并以三个经典案例描述出近年来排除规则运用上的变动轨迹,最后以TestbanK案引伸出排除规则在海难油污案件所受到的冲击。  相似文献   
103.
鉴定结论是鉴定人接受委托或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或技能,借助一定的方法和仪器,对与案件有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研究、检验、分析、判断后作出的结论性意见。在我国,《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都将鉴定结论列为一种独立的证据种类。鉴定结论作为“科学证据”,在诉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常具有支配或左右整个诉讼及审判结果的影响力。文书检验,是诉讼中常见的一种鉴定技术手段,因其较强的专业性,统一规范的技术标准尚未建立,鉴定过程没有标准控制,易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等原因,给办案人员在审查与采信工作带来了难…  相似文献   
104.
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是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其中,排除危害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与损害赔偿具有的事后补救功能相比,它起着预防损害之作用。传统侵权法注重赔偿损失,在环境侵权领域应倡导排除危害之广泛适用。但是,排除危害在具体适用时,又必须对侵害者与受害者之间对立的利益进行平衡。  相似文献   
105.
一个小小的案子,证据之确凿,事实之清楚,时间跨度之长,中央 领导关注之多,群众呼声之强烈,媒体曝光之频繁,问题却始终得不到 解决,实在令人惊叹!用遵义老干部们的话来讲:“拖了这么长的时间 了,这批准收回款的字怎么就这么难签呢?”  相似文献   
106.
为民 《支部生活》2005,(11):41-41
所谓非法搜查,指的是无搜查权利的人或有搜查权利的人没有经过合法程序的批准而对公民实施的搜查,它直接侵犯了公民的人身权利: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行为中,非法搜查罪也是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对于这种犯罪,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是时有发生的。这种犯罪主要是指采取非法的手段,对他人的身体或住宅进行强制或暴力形式的搜查行为,从而构成非法搜查罪。非法搜查罪的表现主要为:  相似文献   
107.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的证据物的排除之比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关于非法搜查、扣押获取的证据能否作为定案的依据,历来为各国刑事证据理论所关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世界各国如英、美、德、日等是各不相同的,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也不一样。对此类以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各国立法所持的态度根据证据的种类差异较大,但对非法取得的自白的证据能力各国一般均持否定态度。对以上述证据为线索,发现并收集的其他证据的证据能力问题,在西方有“毒树之果”或“波及效”的理论。  相似文献   
108.
不同诉讼领域的非法证据有其共性 ,也有个性。行政诉讼证据多为一种复查证据 ,与民事、刑事证据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按广义与狭义层面的划分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应界定为广义的概念。根据非法证据的“非法”性不同 ,行政诉讼非法证据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另外 ,“毒树之果”证据 ,“警察圈套”证据 ,以及通过秘密手段获取的证据 ,在行政诉讼领域中原则上都应视为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109.
什么是伪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伪科学是把没有科学根据的非科学理论或方法宣称为科学或者比科学还要科学的某种主张,如星占学、维里科夫斯基碰撞理论、李森科的无产阶级遗传学、丹尼肯的古宇航员理论等。伪科学不同于一时的科学错误,它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要害在于,它  相似文献   
110.
《江西政报》2007,(21):25-27
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依法惩处非法集资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07]34号),进一步做好全省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经省政府同意,现就做好依法惩处非法集资工作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