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7篇
  免费   4篇
各国政治   4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18篇
外交国际关系   1篇
法律   371篇
中国共产党   99篇
中国政治   195篇
政治理论   39篇
综合类   10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以主观正义和社会和谐为评价尺度,分析了诉讼和非诉讼解纷方式的实际效果。非诉讼方式具有灵活、多样、低廉的特色,可以采用成文法和习惯法作为划分权利义务的依据。它突出当事人的自治,依靠当事人的平等、理性的对话,在诉讼泛滥和法律中心主义的社会背景下,能比诉讼更高效、和谐地解决私法领域纠纷。同时,非诉讼方式能够培养起有良好社会自治能力的社会组织,能推进社会治理机制的成熟。  相似文献   
82.
仲裁回避制度是确保仲裁公正最基本的法律制度,我国仲裁法对仲裁回避的对象、条件、程序等都作了规定,但由于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我国关于仲裁回避制度的规定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在分析我国现行仲裁回避制度的基础上,对进一步完善仲裁回避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3.
仲裁制度的设立有其自身的价值存在,其程序设计也有自身特点,它既是社会纠纷解决的重要机制之一,也与司法程序的追求目的——公正与效率一致。但是在仲裁实践当中,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目的的实现,对仲裁员必须实行回避制度。仲裁回避制度不仅保障了仲裁这一评判方式的公正和公平,同时也保护了仲裁者的合法利益,是仲裁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原则和制度。  相似文献   
84.
论行政立法回避制度——兼与杨建顺教授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立法回避制度做为一种民主立法制度应当在我国行政立法活动中得以全面实施,并且其是提高行政立法质量、增强行政立法法律文件实效之本源。行政立法回避制度之所以能够做为一种民主制度存在既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其存在的合法性。为充分发挥行政立法回避制度的作用,必须从立法上予以完善,明确投标单位、被委托的专家或组织应具备的资质,并走政府规章制定的职业化之路。  相似文献   
85.
在日前召开的云南省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云南省政协委员程达建议,在行政立法程序中,应建立适度回避制度,避免部门利益“被塞进”法律法规,以防止“行政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部门利益法制化”(摘自2010年1月24日《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86.
赵义 《南风窗》2010,(4):2-2
<正>在全国"两会"前夕,地方省级"两会"已然先行结束。在公开的新闻报道中,人们可以看到2010年的地方"两会"除了谋发展、保民生这个共同主题之外,经济发  相似文献   
87.
村官贿选现象,近年来在农村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严重制约了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以及新农村建设。因此,重视村官贿选问题,对其成因进行分析,加强村官反腐问题的研究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贿选成因的同时,提出了五点预防贿选的对策,希望对遏制今后的村官选举中的违法行为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8.
《北京支部生活》2008,(6):35-37
在职场人际关系中,矛盾是客观存在、动态运动的。我们不能回避矛盾,要学习在矛盾运动中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这是具有长远效能的事情;要从利益和谐入手,建立正常的生成和谐人际关系的渠道;从领导到每个员工,面对种种矛盾,都应该先从个人内心和谐做起。  相似文献   
89.
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立足于非诉讼解决程序,探讨了我国商品房合同纠纷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0.
杨先旺 《江淮法治》2008,(10):21-21
说到回避制度.包括律师、法官、检察官在内的所有司法工作者都不陌生。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案件有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有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处理时,退出该案的审理的一项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