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8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3篇
各国政治   12篇
工人农民   2篇
世界政治   47篇
外交国际关系   17篇
法律   444篇
中国共产党   103篇
中国政治   206篇
政治理论   68篇
综合类   2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1篇
  2012年   9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64篇
  2006年   43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陈璇 《中外法学》2012,(4):683-705
根据我国刑法第16条的规定,义务违反与结果之间的规范关联(即结果的避免可能性)是过失犯成立的独立要件。首先,对于同时包含了作为和不作为要素的过失行为,只要作为与结果有因果关系,就应当首先考虑作为犯的问题。其次,在判断注意义务的结果避免可能性时必然需要运用假定因果关系的思维方法,但应根据规范目的对假定因果关系进行限制。根据这一方法,只要合义务替代行为的结果避免可能性达到了占据优势的程度,就足以肯定义务违反和结果之间的关联。最后,在客观归责理论中,结果避免可能性属于危险创设,而非危险实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2.
紧急避险属于排除犯罪性行为,紧急避险是公民的一项合法权益,由于紧急避险行为是一种牺牲某些法益而保护另一些法益的行为,所以在认定行为是否为紧急避险行为的时候容易因为法益价值的比较困难或两种法益等值而出现难以认定的情况。期待可能性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由于我国的犯罪构成体系有着自身的特点,期待可能性理论一直没有被法律确定下来。在某些案件中,行为是否可以被认定为紧急避险存在一定困难,将期待可能性理论引入到紧急避险理论中可以解决缺乏期待可能性的避险行为的认定。  相似文献   
203.
论姓名商标     
李士林 《法治研究》2014,(7):104-111
姓名识别个体身份的符号功能,与商标识别产品来源的符号功能相契合,表面上皆发挥着识别来源和广告功能。然而两者却分属不同的权利范畴,并不存在交叉和冲突。不能以姓名具有显著性,直接延伸为商标法上的显著性。姓名欲谋求商标法上的地位,须遵从显著性和混淆可能性规则。以此为指导原则,参照美国成熟的姓名商标制度,可治理我国姓名商标抢注的乱象。具体规则可细化为:姓名不具有显著性,非姓名权人不得使用姓名商标,禁止在产品来源和企业关系上引起混淆消费者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4.
正本文案例启示:渎职犯罪中如果犯罪结果达到普通法定罪起点而未达到特别法定罪起点的,仍应依特别法的规定,认定行为不构成犯罪。认定环境监管失职罪,需把握监管关系、行为人的结果预见义务、结果回避义务、因果关系及主观过失等方面。食品监管渎职罪的立案标准需综合事故影响的区域、死伤人数等判定,其与刑法规定的其他食品安全犯罪之间不是法条竞合,而是想象竞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5.
靳玉梅  周翔 《法制与社会》2014,(32):297-298
本地区针对同一被害人的连续两起交通肇事,而致被害人死亡的案件。该类案件具有涉及多人肇事、前行为造成的结果不明等疑点。对前行为人的刑事认定难点在客观违法构成要件,核心在前行为是否与死亡结果间有因果关系;对后行为人的刑事认定难点在主观责任构成要件,关键在是否具有预见可能性,是否构成过失。  相似文献   
206.
哲学家们通常偏重于从正义概念辨析的角度理解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政治哲学思想,而对柏拉图借助"厄洛斯的神话"隐微表达的正义可能性思想缺乏深入的认识。本文在解析该神话三个核心意象——灵魂不朽、大法官及命运之阄——的哲学寓意基础上,初步阐明了柏拉图对"正义何以可能"问题的哲学解释,并简要探讨了这个解释对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追寻正义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7.
由于受到过失不法主观化与“接受性过失理论”的冲击,责任过失受到严重质疑,但不能否定责任过失的地位。预见可能性的判断是责任过失的核心问题。预见可能性判断对象不仅包括构成要件性结果,还包括构成要件性行为以及因果关系。长期以来,学界忽视对因果关系基本部分的预见可能性的考察,将因果关系过度抽象化,有违背责任主义之嫌。对应故意犯罪中的事实错误问题,判断预见可能性时也要考虑预见错误,特别是其中的打击错误。对于过失犯中的打击错误应该适用具体符合说而不是法定符合说。最后,预见可能性虽然经常和信赖原则放在一起讨论,但二者实无联系。  相似文献   
208.
史乃兴 《德国研究》2004,19(2):71-75
期待可能性理论首先产生于德国,是指根据具体情况,有可能期待行为人不实施违法行为而实施其它适法行为.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根据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缺乏期待可能性的行为应减免处罚;通过对主观罪过的影响进而影响刑事责任的有无或轻重.期待可能性理论的合理因素可为我国刑法借鉴.  相似文献   
209.
未遂犯中的危险,应是一种“作为结果的危险”.未遂犯与不能犯区分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具有侵害法益的现实、具体的危险.“危险”有无的判断,应以事后查明的行为时存在的全部客观事实为判断资料,站在行为时的立场,根据客观的因果法则具体地判断行为是否具有导致构成要件结果发生的现实可能性为标准:行为客观上具有发生结果的现实可能性,只是意外地、偶然地导致结果没有发生的,成立未遂犯;反之,行为在当时确定地不可能发生结果或者发生结果的可能性极低的,是不能犯.  相似文献   
210.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横跨自然科学与社会学科的新兴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并引入政治学,为我们建立科学的政治学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支持.目前,系统分析已经成为西方政治学研究的有力工具,那么,公共行政学能否像政治科学一样引进系统分析方法,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法有何意义,系统分析视域下的公共行政主体及过程是怎样的,公共行政的系统分析法的局限性又在哪里?本文拟对上述问题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