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890篇
  免费   417篇
  国内免费   379篇
各国政治   288篇
工人农民   470篇
世界政治   1336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8篇
法律   5136篇
中国共产党   18757篇
中国政治   15017篇
政治理论   7086篇
综合类   10018篇
  2024年   142篇
  2023年   948篇
  2022年   979篇
  2021年   1122篇
  2020年   940篇
  2019年   706篇
  2018年   333篇
  2017年   581篇
  2016年   899篇
  2015年   1584篇
  2014年   4091篇
  2013年   3969篇
  2012年   5034篇
  2011年   5755篇
  2010年   4851篇
  2009年   4509篇
  2008年   4601篇
  2007年   3124篇
  2006年   2867篇
  2005年   2150篇
  2004年   2036篇
  2003年   1908篇
  2002年   2081篇
  2001年   1825篇
  2000年   112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91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71.
近代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前后,社会思想十分活跃,各种思潮纷然杂陈。五花八门的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思想流派竞相登场。最终又都昙花一现。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传入中国不久的马克思主义,很快以其科学真理性,在同各种思潮的争鸣交锋中,站到了社会思想大潮的前列,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走到这面旗帜下,指导中国革命不断打开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2.
对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克思主义为重要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在新的历史时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正面临着社会转型、体制创新、社会成员思想观念变化及经济全球化等带来的诸多冲击与挑战,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时代提出的重大课题。本文从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必然性、合法性、必要性出发,对新的形势下加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73.
张淑芳 《求知》2003,(9):40-41
作为经济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宏观经济问题和宏观经济理论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现将专家学者们的部分观点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4.
国家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对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的地位与私权利保护极易产生损害 ,所以在国内法律赋予国家宏观调控权的同时 ,建立对其有效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已成为当务之急。建立国家宏观调控的法律监督与救济机制 ,具有经济学与法治主义方面的理论根源和权力观念基础。它对我国宏观调控法律研究上升到全面性与系统性之层次以及指导立法实践将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5.
公安机关要与时俱进,根据公安事业发展要求,坚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为公安队伍建设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76.
党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更是一项创新的事业,要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网上的马克思主义阵地,就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有了新的思路,才有新的出路。工作思路上的创新和探索,是党校信息化建设不断前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77.
王开明 《重庆工运》2006,(11):26-27
随着企业劳动用工形式的多样化,劳动关系日益复杂,企业工会理论研究工作的任务更加艰巨,责任更加重大。如何有效发挥企业工会理论研究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应有作用已经成为企业各级工会和每一个工会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管见。  相似文献   
78.
要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人们普遍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和强化人的尚荣拒耻观念很好地统一起来;以改革和发展为主线,把知荣知耻教育同传承文明、提高创新能力紧密地结合起来;从提升我国先进文化战略层次的高度认识知荣知耻的重大现实意义;要利用各种精神文化产品大力开展知荣知耻教育,通过知荣知耻教育和实践活动净化社会空气,强化公民的正义感,增强构建和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相似文献   
79.
《新长征》2006,(6):1-1
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中央决定从2005年1月起,用一年半左右的时间,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是我们党成立以来参加党员人数最多的一次集中性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活动,是我们党在深入分析新世纪新阶段的形势、任务以及党员队伍状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在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之初,胡锦涛总书记在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报告会上发表重要讲话,第一次鲜明提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成为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