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0篇
法律   4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8篇
政治理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1922年8月,杭州"西湖会议"通过马林提出、共产国际批准的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国共党内合作方式,违背了列宁关于民族殖民地国家共产党与资产阶级不能融合组织的思想,掩盖了国民党的资产阶级性质,并最终导致了中国大革命的失败。自"文革"结束后至今,三十多年来党史界一般都肯定了西湖会议的历史地位。本文提出,重新评价西湖会议的历史地位,关系到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人、对于陈独秀的评价以及中共党史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2.
2009年3月,本文译者在俄罗斯国家社会政治历史档案馆共产国际卷宗中,发现了曾参加中共一大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写给共产国际及相关负责人的几封信。前四封信是迄今能够见到的关于中共一大筹备工作的最早的档案记录。第五封信记录了马林作为亲历者所了解的中共一大文件情况。这些信件,对于了解中共成立前后特别是一大的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除第四封致科别茨基的信外,均为首次公开发表。  相似文献   
23.
刘峰 《广东党史》2010,(5):10-13
<正>熟悉中共党史的同志都知道,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开会期间,曾经有一位侦探闯进了大会的会场,随即以走错地方为由离开了。但是在场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地下工作经验丰富,他要求大家立刻解散。在马林的指导下,各位代表安全离开,使随后赶来的巡捕扑了个空。大会随后转移到  相似文献   
24.
孙中山很早就认识到宣传的重要性,并以之促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但民国建立后,他把更多精力倾注于军事,无暇顾及宣传。在屡屡受挫后,孙中山终于在苏俄的启发下重新拾起了宣传这一利器。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代表团"的访苏之行,推动了孙中山对国民党的改组,而改组后的国民党明显加强了宣传工作,很快便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25.
汤宏 《党史纵横》2001,(7):20-23
第一次代表大会 1921年七月23日至8月1日在上海和浙江嘉兴南湖举行.  相似文献   
26.
在广州东山恤孤院后街31号(现恤孤院路3号),有一幢两层高、每层两间相通的砖木结构、人字瓦顶的普通房屋,属于设有骑楼的典型旧式广州民  相似文献   
27.
西湖会议是中共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会议,它对国共合作的方式和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对于会议召开的日期,目前学界较普遍地认为是1922年8月29日至30日,除了马林日记支持这一判断,张国焘、蔡和森对会议日期的回忆大相径庭,前者认为是"二大"后三周,后者认为是9月。尽管他们回忆的日期已被学界证伪,但其对当时一些事件逻辑的记述价值颇大。有学者认为西湖会议是在8月25日马林、李大钊等在上海会晤孙中山并得到其关于党内合作具体方式的授意后,而张国焘回忆中说孙中山是在西湖会议后到上海的,两者呈现出迥然相反的逻辑。李大钊在此间写给胡适的一封信是后人推断会议日期的重要依据,然而信件并未注明日期,只能以历史学的方法进行内容分析以及从社会学的角度探寻其中奥妙。经研究分析,笔者认为会议日期并非8月29日至30日,而是在8月23日前。  相似文献   
28.
韩丽 《党史纵横》2009,(8):40-42
20世纪20年代,马林作为共产国际派往中国的代表,与早期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起,筹划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促成了国共合作和国民革命运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毛泽东曾称赞马林是一个由“共产国际派来的”,“精力旺盛和富有说服力的人”。  相似文献   
29.
马林,原名亨德利库斯·斯内夫利特.1883年生于荷兰鹿特丹.1902年加入荷兰社会民主党,1913年前往荷兰殖民地爪哇,1914年组建东印度社会民主联盟(印尼共产党前身之一),1920年作为印尼共产党代表,以马林的名字出席共产国际二大,  相似文献   
30.
马林、翟秋白与斯内夫利特战略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方针从提出到确立 ,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 ,其间伴随着苏俄对华外交政策的转变和中共由无条件地反对到有条件地接受的渐变。在马林提出和确立斯内夫利特战略的过程中 ,刚刚从苏俄回国的瞿秋白给予了他有力的支持和理解 ,为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特殊贡献 ,并因此获得了马林的极高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