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5篇
世界政治   3篇
外交国际关系   5篇
法律   22篇
中国共产党   31篇
中国政治   49篇
政治理论   13篇
综合类   1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魏晋风度,崇尚隐逸。东晋时的大官刘尹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官官之事”不是让你玩忽职守,掉以轻心,而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这句...  相似文献   
32.
曹建刚 《求索》2013,(6):76-78
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地形气候土壤水患等恶劣的自然条件都是限制皖南丘陵开发速度的桎梏。铜等自然资源给皖南丘陵北部平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南部山区则依然被环境、民族与政治等束缚。皖南地区劳动人民逐步改善着生活环境,而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和三国割据,迫使中原士人纷纷南渡,带来了充足的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孙吴对蛮越的开发也进展顺利.逐步深入。皖南丘陵开发的基石已经夯实。全面深入的开发也将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33.
世家大族的崛起和发展,是许多因素交织而形成的结果,如家族成员的才行、声誉、婚媾、仕宦、社会关系,都影响着家族门第的升降。魏晋时期颍川荀氏兴旺的原因,就在于其深厚的家学传统、累世显达的仕宦升迁、高门不坠的婚媾缔结及相互提携的交游网络。本文主要从婚媾的角度考述颍川荀氏臻于全盛的原因,并以此说明门阀社会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34.
魏晋六朝虽然官学兴废无常,但学官却是常设的。一方面由于朝代更迭频繁,学校设置多元化,这个时期在行政体制、师生管理制度等方面在承袭汉代基本管理制度框架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但另一方面,由于官学此时流于一种政治合法性的符号,纸上对于制度的规定,与实际的情形存在较大差距,导致学官成为一种没有实质工作的虚衔。然而不可否认,这依然体现出了教育的隐性政治功能。  相似文献   
35.
胡建君 《检察风云》2013,(12):92-95
夏至未至,却已然近,自古琴声悠悠,尤感惆怅瑟瑟。大约3000多年前的西周末至东周初,琴的作用,真正脱离庙堂巫师,成为文人赋诗弦歌的风流之器,故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才有了"士无故不撤琴瑟",文人与琴,共同谱写了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也贯穿于历代美术史的华章之中。  相似文献   
36.
佛教传入中土以后,佛教的地狱观念和我国古代原有的"泰山治鬼"信仰相互融合,对此时期的小说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通过对魏晋六朝小说文本的梳理解读,阐释地狱意象在这一特定时期的发展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37.
文化是历史的一扇门扉,艺术是文化息肩的窗棂,艺术家是倚门扶窗望过去的山水烟云。历史无力挽住时光流逝,却能涵蕴文化的背影。阳春丽日,斜阳箫鼓,寒水烟柳,枯藤暮鸦,故纸旧物中因为契入了这样的情境,才让我们知道古人是怎样生活的,记得自己根在何处,又将去向何方。董桥说得好:"不会怀旧的社会注定沉闷堕落,没有文化乡愁的心注定是一口枯井。"其实,这乡愁就是中国情怀,是身为中国人所不能舍弃的一份自尊和骄傲。就像方块汉  相似文献   
38.
张潇 《法制博览》2015,(6):76-77
"八议"制度是我国古代法律制度中官僚贵族适用的刑罚减免制度,它始于周礼中的"八辟",曹魏时被写入成文法典成为定制,称为"八议",此后为历代所沿袭,直到清末司法改革时被废除。分析魏晋时期的史料可以看到当时"八议"制度的特点,尤其在入议范围和入议权来源上,魏晋时期同后世有较大的差异。只有通过对相关史料脉络的梳理,才能更好的了解魏晋时期的"八议制度",同时也能看到"八议"制度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39.
名士的操守     
一提到风流名士,人们很容易联想到魏晋的名士风度,从"建安七子"到"竹林七贤",莫不是清峻通脱,潇洒风流,蔑视礼法,狂放不羁,富于个性。而民国时期是另一个孕育名士风流的"魏晋时代",社会剧烈动荡转型,各种思潮交汇碰撞,而文化却大放光彩,涌现出许多堪称大师的人物。  相似文献   
40.
王建宏 《传承》2009,(2):98-99
魏晋薄葬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动乱的社会环境,使薄葬成为维护统治的必要;最高者的以身作则、力行薄葬并且使之制度化、法令化,是薄葬能够维持长达两、三百年的有力保障;而汉末佛教传入、民族融合以及玄学等思潮的出现,又是薄葬能够在士大夫阶层直至民间广泛推行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