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27篇
各国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篇
法律   1篇
中国共产党   13篇
中国政治   42篇
政治理论   6篇
综合类   4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李雪峰 《当代贵州》2014,(11):56-57
正古人养性,泛指对精神的养护,保持达观、无累、寡欲、乐观的人生"修养"才算是符合规律。明智养性也罢,养生也罢,决定其效果的大前提是人要有足够的聪慧。对于领导者来说,下面几个方面较为重要。第一,要有自知之明。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在这里,老子区分了"智"与  相似文献   
22.
《就业与保障》2014,(5):54-54
正中医看病讲究望、闻、问、切,其中闻不仅指闻气味,还包括听声音。《黄帝内经》提出:呼、笑、歌、哭、呻为五声,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这五脏,仔细倾听五声,便能大概了解五脏的情况,可以说五声是脏器健康的窗口。发怒爱喊肝火旺肝,在志为怒,在声为呼。如果一个人动不动就发脾气,还大呼小叫,可能是肝出了问题,一般是肝火太盛,可以适当吃些有助于清火的寒凉食物,菊花茶、荠菜、丝瓜都有利于疏肝解毒。平常习惯"长吁短叹"的人,可能为肝气郁结,柴胡、薄荷、苏叶可以疏  相似文献   
23.
《黄帝内经》中有着极其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主要表现在心理与生理关系、心理活动与发病的关系及相关治疗方法三个方面。《黄帝内经》对心理疾病的相关认识及其防治方法,可为现代心理疾病的治疗开拓新思路。  相似文献   
24.
李其忠 《检察风云》2011,(15):95-95
“治未病”一词,首见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25.
胡劲松 《现代领导》2009,(12):42-42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饮食是我们生存的最基本条件,讲究养生饮食很重要。《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关于饮食的论述很多,最根本的原则就是——饮食有节,即有节制、适度的饮食。  相似文献   
26.
四时脉首见于《黄帝内经》,在《难经》中亦有相关论述。人体处于正常状态时,脉象随四时而变化,即“春弦、夏钩、秋浮、冬沉”;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脉象也会随之产生“太过、不及、病、死”的变化。通过诊察四时脉中气的强弱,即“太过、不及”脉,以及脉中胃气的盛衰,即“病、死”脉,并结合当下季节的五行属性,可以诊察人体疾病的深浅、治疗的难易以及预后。四时脉作为人体与天地联系的重要诊察窗口,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7.
“法则天地,象似日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关于养生我们讲了不少,其实养生要说简单也简单,最主要的四个字,就是“道法自然”。  相似文献   
28.
火,人人皆知的自然现象。在二千多年前,祖国传统医学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就把“火”的概念引入了中医基础理论之中:“木、火、土、金、水”——即阴阳五行学说,把“火”的自然属性虚拟为人体五脏(脏象学说)生理功能取象类比的元素之一,同时在人体生理功能系统的阴阳平衡中,把“火”归类于“阳”的征兆,而且又把它一分为二:“实火,虚火”。  相似文献   
29.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阐释中医理论体系的典籍,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黄帝内经》的成书并非出自一人之手,也不是同一时期完成,它较全面地反映了汉及其以前整个中华民族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成就。《黄帝内经》奠定于中国传统哲学的基础之上,是中国古代养生文化的集大成者。它运用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总结了...  相似文献   
30.
冬日午后,细雨绵绵,张玉梅休闲适意地坐在办公桌前,笔者走进去的时候,一眼便望见墙壁正中四个醒目的大字"厚德载物"。无论是笔力还是裱工都极为精致典雅,看来这是张总的珍爱。张玉梅的另一个身份是"国学爱好者",通读《黄帝内经》,让她通晓养生智慧;研读《易经》,让她体悟身心清静。"学习国学,让我面对复杂的问题时总能找到简单的解决办法。"张玉梅告诉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