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8篇
  免费   19篇
各国政治   67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27篇
外交国际关系   54篇
法律   1107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06篇
政治理论   129篇
综合类   156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45篇
  2013年   108篇
  2012年   157篇
  2011年   201篇
  2010年   231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2篇
  2007年   256篇
  2006年   263篇
  2005年   301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61篇
  2002年   83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网络经济对政府行政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改革要求 ,如建立有限政府、决策的分散化与民主化、提高行政效率、增强透明度等。行政法所规制的行政范式也面临重大挑战 ,政府行政应当立足于现代人文精神、促进行政主体的多元化发展、强调行政权的公共服务本质、突出行政的法律从属性以及建立行政程序中的参与合作机制 ,以实现其范式转变。  相似文献   
62.
冷战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法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霞 《外交评论》2005,(3):47-54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是联合国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方法,贯彻自愿、中立、非武力等基本原则。冷战后的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也引起了不少国家的担忧和非议。当前,联合国的改革与发展已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如何使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法制化、规范化已成为摆在联合国及各会员国面前的紧要问题。  相似文献   
63.
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十议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王贵秀 《理论学刊》2004,4(1):50-56
本文就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从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其中包括党的代表大会的职能、性质和地位、实行代表大会常任制及其相关问题、代表大会的代表问题、代表大会的开法、党章的修改问题等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对改革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无疑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4.
论治安学与治安管理学的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治安学与治安管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范畴以及学科地位的分析、比较可知,治安学是公安学的子学科,隶属于法学;治安管理学又是治安学的子学科。它们是一种从属关系。  相似文献   
65.
检察制度在我国司法体制占有独特地位,其对司法制度整体运行态势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当代中日两国的具体检察制度为文本,对两国检察机关的设置及运行机制、检察机关的职权等方面进行比较,以探寻我国在此制度设计上的缺失。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的检察制度改革进行深入思考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66.
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八年来,以制度创新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为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创造了条件.其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两个层面管理理念的创新和管理体制的创新.最终,体制的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7.
鉴于当前口岸签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面对形势的挑战,推动电子政务建设将有利于强化口岸签证管理,并在管理机制上有所突破和发展。  相似文献   
68.
传统的执法监督方式暴露出的种种弊端,使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思想观念、机制规范、管理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安行政执法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9.
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立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虽然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立法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是存在如下问题:法律缺位,个人信用业的发展处于盲目之中;个人信用法律的制定思路存在一定偏差;个人信用数据的采集、数据真实性、个人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制约着征信业的发展;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不规范;个人信用管理行业协会尚未建立,行业自律不够,执业规范不统一;政府在个人征信体系建立过程中亟待定位,个人信用环境亟待营造等。只有采取相应对策解决上述问题,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与个人信用法制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0.
复议期间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原则中的“执行”并非仅指对行政相对人的强制执行,而应重新厘定其涵义;“是否停止执行”有不同的模式选择,选择何种模式与其背后的价值取向有关,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选择“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为原则,停止执行为例外”的模式,既存在理论上的缺失,也难于在实践中具体落实,需要进行反思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