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2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各国政治 | 10篇 |
工人农民 | 4篇 |
世界政治 | 8篇 |
外交国际关系 | 13篇 |
法律 | 104篇 |
中国共产党 | 9篇 |
中国政治 | 15篇 |
政治理论 | 24篇 |
综合类 | 17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16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23篇 |
2010年 | 18篇 |
2009年 | 27篇 |
2008年 | 33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26篇 |
2004年 | 16篇 |
2003年 | 20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9篇 |
2000年 | 7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61.
《Journal of Gender Studies》2012,21(3):279-283
In this paper I reply to Alison Assiter's discussion of my book Beyond Identity Politics. Against the contention that performativity negates real material difference, I explain how those differences are produced in the complex intersection of norms, power discourse, institutions and practices. Furthermore, I show how in order to contest both global inequality and human rights abuses (Assiter's two examples) it is necessary to examine that production precisely in order to challenge it. 相似文献
262.
ABSTRACTWhat role does business play in peace-building and conflict reduction? This special issue tackles this complex question, exploring varied business efforts to bring peace through six rigorous qualitative cases in Myanmar,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South Sudan, Somaliland, Brazil, Guatemala and El Salvador. Three main findings cut across this issue. First, local context is paramount to success; there is no one universal formula that a regulator, business or peace practitioner aiming to advance a business agenda for peace can employ for operational success. Second, rather than compartmentalising ‘peace’ into projects that often carry ‘win-lose’ consequences for local communities, business-peace projects must first understand who they are empowering so that they do not unwittingly make the conflict worse. Third, investment and access are deeply intertwined in fragile and conflict-affected areas, and business-peace projects that simply try to improve business access typically exacerbate inequalities favouring elite actors. We close with a discussion on how to take the business and peace-building agenda forward with scholarship and policy, stressing that business-peace projects must be assessed at the societal and not project level if their impact is to be truly beneficial for a political economy of peacefu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263.
264.
商事制度之完善不能偏囿于入口端的登记,还应关注出口端的终止。终止制度对市场风险出清、债权债务处置、要素资源优化具有重要作用。终止的面向大于破产,还有庭外解散和停止经营的进路,终止流程包括去除营业资格的清算和剥离主体资格的注销。现有商事主体终止制度面临双线困局:外线解散过罚不当、清算概念混用、注销虚化空转;内线破产类型狭窄、终端注销衔接不畅。近年来,作为改革突破口的简易注销和强制注销渐次推出,但面临法律正当性阙如之虞。破解困局当有结构化方案,以主体分类、繁简分流为主线,辅以歇业登记、注销回转的补充,通过公司法、破产法、登记法的联动修改,可助益于商事主体终止的理念更新和制度优化。 相似文献
265.
266.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历史资料分析法和产业推理法,探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背景下南宁、北海、防城港、钦州4城市企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的新特征,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实施教育复合化战略,走内涵式和外延式相结合的道路;实行模块化教学,加大第三产业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培养层次结构升级战略。 相似文献
267.
本文首先对有关海外华人商业网络的社科文献进行回顾和批判,再从国际政治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的视角提出假设性框架,以供论证海外华商网络、国内结构及东亚地区三者之间的关系。透过长历史周期观察东亚地区的演变过程,本文发现海外华商网络是基于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和地区组合,形成具有东亚地区特性的“社会-市场”联系。最后,本文论述海外华商网络在不同的国内“政治-社会”结构下的变化,以及对东亚地区的重新建构。换言之,海外华商网络被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共同力量所塑造时,也重新塑造了地区的发展模式和权力结构。 相似文献
268.
近年来,成立行政审批局是地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重要选项,但有关该模式效果的争议持续不断。因此,有必要对行政审批局模式的政策实施效果开展科学评估。立足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基于市场主体视角,利用2011-2018年我国281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倍差法(PSM-DID)检视行政审批局模式的政策效果。平均处理效应与动态处理效应表明,采取行政审批局模式能够显著、持久地提升市场投资水平,而对新建企业、专利研发、交易费用的改善不具有明显效果。异质性检验表明,在中东部地区,政策效果不明显或较消极;在西部及东北地区,政策普遍呈现出潜在或显著的积极作用;在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政策对市场投资、专利研发、交易费用均有潜在或显著的改善作用;在普通地级市,政策仅对市场投资领域具有显著促进效果。基于此,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应该因地制宜,行政审批局的建设需要扬长补短,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实现整体智治,推动其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模式的竞争中显现优势。 相似文献
269.
李绍昆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06,(3):78-80
我国目前实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由于经济环境的变化,这种监管体制面临诸多挑战,主要是金融开放政策、金融创新、金融整合发展的挑战。通过借鉴国际经验,可以发展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 相似文献
270.
崔祥建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4):28-30
随着电子商务在世界各主要国家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当前世界各主要国家对电子商务引发的税收难题并没有一个完善的解决方案,但是,伴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上网人数迅速增长而带来的税收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和各大国际组织的高度重视,各国政府和各大国际组织相应地采取了一些行动,制定了一些关于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和政策措施。对于我国来讲,应密切注视各国有关电子商务的税收原则和政策,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电子商务税收立法,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