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篇
  免费   14篇
各国政治   1篇
工人农民   1篇
世界政治   1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124篇
中国共产党   4篇
中国政治   32篇
政治理论   22篇
综合类   1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本文以1997年7月~2001年12月和2008年4月~2009年7月的月度哦计数据②为基础,运用定量比较的方法,从对外贸易、股市、GDP、利率、货币供应量、财政支出等角度,对东南亚金融危机与美国次贷危机给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和危机期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次贷危机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要大于东南亚金融危机,但是由于及时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采取了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当前我国GDP的季度增长没有太大的波动。  相似文献   
82.
《物权法》的出台,明确了动产所有权转移、共有物以及担保物权制度,必将对我国船舶抵押登记制度的完善产生重要影响。在船舶登记工作实践中应当适应《物权法》对船舶抵押登记工作的新要求,保障船舶抵押登记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83.
动产抵押系英美法系的一项法律制度,大陆法系国家引入此项制度,必将与传统的物权法体系产生冲突。由于动产抵押缺乏公示性,第三人若善意取得该动产,其所有权必将与该动产的抵押权产生冲突。因此,立法的目的就应在于两者之间如何取得平衡。  相似文献   
84.
登记离婚在我国是广泛适用的一种离婚方式,特别是随着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的实施,简化了登记离婚手续,登记离婚被越来越多的离婚者所采用。在充分肯定登记离婚作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其负面效应,即登记离婚中法律干预功能弱化,实践中利用登记离婚规避法律的事件屡见不鲜,这说明应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登记离婚制度。  相似文献   
85.
不论动产、不动产均存在无权处分,因此,为保护第三人利益,维护交易安全,不动产也应如动产一样,以善意取得制度予以调整。在一个不动产上设立数个抵押权,立法上应予肯认而非拒绝,其解决权利冲突的办法是确立抵押权的实现位次。我国《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确立的是法定抵押权,法定抵押权之标的仅限于工程本身不够,还应及于工程所用之土地使用权,法定抵押权之成立应以登记为条件。  相似文献   
86.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的一项重要内容,曾在我国1954年宪法中予以规定过,但由于种种原因,后来的1975年宪法、1978年宪法和1982年宪法却取消了这一规定。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签署两个国际人权公约和加入 WTO,在宪法中尽快恢复我国公民的这一权利已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7.
最高额抵押的设立 ,应由当事人订立最高额抵押合同 ,以明确各方的权利义务。立法对最高额抵押宜采用登记要件主义 ,应统一我国的抵押登记部门 ,完善抵押登记的程序和内容。最高额抵押的变更如涉及第三人利益 ,对变更前抵押物上的其他担保物权人应不具有对抗力。  相似文献   
88.
不动产登记簿的制度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鹏翱 《法律科学》2009,(5):128-135
不动产登记簿是不动产物权的基础,在设置上应有统一性,有合理的构造和编制标准。登记簿的记载对象应在物权法定的基础上,满足实践需求,并要有合理的记载程序。登记簿应根据不同内容而对不同的公众公开,并受正当程序、法律救济等制度措施的保障。  相似文献   
89.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之缺陷及其矫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代表人诉讼制度由于自身存在的缺陷,而不能被成功地启动和应用,影响了其应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因而需要从取消权利登记、改良公告程序、放宽代表人适格条件等方面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90.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遇到的最大障碍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承载着诸多社会功能,特别是社会福利分配功能,从而导致户籍制度的功能错位。只有更好地维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平等,才能真正剥离附着于户籍制度的社会福利分配功能,推进我国户籍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