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1篇
  免费   21篇
各国政治   5篇
工人农民   8篇
世界政治   4篇
外交国际关系   57篇
法律   118篇
中国共产党   49篇
中国政治   162篇
政治理论   26篇
综合类   2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理论和民事制度的基石。本文就民事法律关系运用于实际 ,特别是针对民族地区民事工作的实践 ,提出了具体运用的方法 ,并探讨了运用民事法律关系对民族地区民事司法工作带来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2.
两国订立双边渔业协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不仅需要考虑管理和执法的便利,也需要兼顾渔民历史作业习惯与传统的渔区;不仅需要公平分配捕捞配额,更需要考虑各自的捕捞能力、渔业资源的养护以及可持续的利用;不仅要因应当前的渔业纠纷,还要考虑对于今后海域划界可能产生的影响;不仅要与国内相关立法协调,还要与国际社会既存的硬法、软法配套;不仅要考虑渔业自身的因素,还需要考虑对于航行、海难救助、海底探矿与采矿、科学研究、水下考古等活动的可能的影响.只有兼顾和平衡各方因素与利益的协定,才可能真正定纷止争.  相似文献   
53.
破产撤销权制度是破产法上对债务人于破产程序开始前所实施的有害于债权人利益的行为予以撤销并将撤销利益返还破产财团的一种制度,它对于破产分配目标的实现以及破产预防程序的有效实施,都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试图从破产撤销权的构成要件谈起,并针对我国现行《企业破产法》的规定,对可撤销行为的范围做出梳理与评价,进而使破产撤销权在实践中得以有效适用。  相似文献   
54.
解放区文学“大团圆”结局现象的产生 ,与解放区文学所承载的政治宣传使命有关 ,与解放区作家追求文学的大众化、民族化、通俗化思潮相关 ,体现了作家们对“五四”文学所作的某些反拨的自觉。这一文学现象 ,有它存在的历史价值与意义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缺陷与遗憾。  相似文献   
55.
以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详细考察马克思市民社会思想。市民社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 ,物质利益是其行动原则 ,物质生活关系总和是其内在规定。马克思以市民社会入手来确立唯物史观的理论起点。市民社会是现代历史进程的一个必不可逾越的问题 ,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6.
交易公平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然而,在我国今天的市场经济体制下,交易不公平处处都有,诸多因素造成市场交易中外部性问题的产生,以致于损害弱者的利益。经济法作为抑强扶弱的社会本位法,可以通过赋予交易中强势集团以较多义务、弱势群体以较多权利、直接限制有违交易公平的行为,直接强制有助于交易公平的行为等途径实现交换领域外部性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7.
任权  赵伟 《中国发展》2007,7(2):72-75
中部地区在改革开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建设滞后于东部沿海地区,在中央实行西部大开发和振兴东北老工业等政策后,中部地区的发展问题被提上日程。在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到来的时刻,中部地区必须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加快经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中部地区的崛起。  相似文献   
58.
农村个人所得税的开征,无论是从公平还是从效率的角度看,都是不合时宜的。根据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农民没有享受到跟城镇居民相同的权利,如果让他们履行同样的义务,无疑是不公平的。考虑到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开征也不符合效率原则。  相似文献   
59.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区域经济圈加速形成时期,也是我省关中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时期。要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加快构建以西安为中心的关中城市群,加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和新亚欧大陆桥经济带的联系,促使关中经济带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60.
西部地区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主体逐步由集体转移到农户,使农民对负担的感受变得更为直接,农民负担重是全国现象,西部地区农民负担不平衡问题更为突出。制约西部地区农民增收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增加农民收入与减轻农民负担二者相互关联、相辅相成,减轻农民负担就是保护农民利益,也是增加农民收入,二者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协调农民收入和农民负担关系时,关键是要找准二者的结合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