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篇
  免费   11篇
各国政治   9篇
工人农民   5篇
世界政治   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1篇
法律   85篇
中国共产党   5篇
中国政治   89篇
政治理论   57篇
综合类   9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51.
取保候审制度是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五种刑事强制措施之一,在我国刑事强制措施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但司法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取保候审实施情况的分析,针对其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出完善取保候审制度的路径。  相似文献   
352.
本文从新刑诉法对不起诉制度修改的内容梳理入手,总结出体系修改、具体设计修改两方面内容,并以上述内容为切入点深入分析了适用修改后不起诉制度的原则.最后对修改后不起诉制度在实践中可能存在的部分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53.
目前在我国长期居留和定居的外国人口正在高速增长。对外国人的管理从以往重视入出境边防口岸的查控延伸到对境内外国人居留管理的加强,对社区内外国人的管理也成为公安工作的一个新的任务和课题。相形之下,我国有关外国人入境及居留管理的法律法规,内容滞后,不能适应外国人管理的现状,对外国人社区化管理存在制度空白和盲点,需要大力加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354.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宝贵经验,科学判断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科学勾勒了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是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355.
社区参与不足的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丛囡  邹农俭 《中国发展》2009,9(4):54-57
中国的社区建设普遍面临着参与不足的问题,其中原因之一是中国城市居民参与意识不强,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社区的历史起点、权力结构和工作方法等组织机制的问题。要突破这一瓶颈并不是也不能全盘否定和推翻社区的现存机制。因此,应当在现有体制的基础上,明确政府和社区各自的职能范围,并进行相应的制度创新,培育多层面的社区自治组织。  相似文献   
356.
侵权责任法制定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侵权责任法主要是救济法,并且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日益重要的地位。在此基础上,我国侵权责任法制定中需要正确解决相关重要问题,主要包括该法律的名称、关于侵权法与人格权法、物权法、知识产权法等法律的关系、侵权法的体系结构、关于一般条款与具体类型化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侵权法和环境保护法、国家赔偿法等特别侵权法的关系、关于违法性是否应当成为责任构成要件、关于损害赔偿等问题。  相似文献   
357.
法理学是对法律现象的总体性研究,这种总体性也决定了法理学总是不断地向“元问题”溯归。中国法学要获得长足发展,必须“守住理论”,这是由法理学的内在批判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358.
范进学 《北方法学》2009,3(3):24-29
现代国家与社会的法律发展,皆是以宪法发展为核心而递次展开的,凡是缺乏宪法发展的法律发展很可能就是畸形的和扭曲的。所以,宪法是法律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法律发展必须以宪法发展为旗帜。在法律制度创新和学科研究发展中,宪法思维与宪法意识不能缺席,我国法律能否获得健康、稳定、持续性的发展,取决于法律职业者所应当具有的宪法思维与宪法意识。而在法律发展中,如何使宪法具有实效,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制度问题。  相似文献   
359.
本文就晋江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作了较全面的分析,并结合晋江的具体情况,运用相关理论探讨在集群效应下构建协同模式来解决融资难问题。  相似文献   
360.
One overriding question that scholars have addressed over the past twenty‐five years is: are women the same or different from men when it comes to negotiating and what might explain these differences? The inquiry has shifted and has become more nuanced over time, but in its essence the issue of individual difference still dominates much of our thinking and research on the topic.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a structured overview of this considerable literature on gender and negotiation as it has evolved over the past twenty‐five years. In doing this, the article highlights how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gender has generally changed the discourse from essentialist concept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men and women to seeing gender as a more complex and shifting dimension of individual identity that is shaped by the contexts in which negotiation occurs. The second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consider how recent feminist perspectives on gender, which have shifted from viewing gender as a property of individuals to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institutionalized social practices that sustain gender differences and inequities, can be incorporated into our understanding of gender relations in negotiation theory, practice, and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