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9篇
  免费   34篇
各国政治   195篇
工人农民   33篇
世界政治   49篇
外交国际关系   188篇
法律   276篇
中国共产党   43篇
中国政治   155篇
政治理论   98篇
综合类   39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45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143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战后初期的日本政府从非武装化的现状出发,积极需求维护国家安全之路。概而言之,其国家安全构想经历了一个从永久中立国到依靠联合国,再到依附美国的演变过程。日本政府决策层最终选择依附美国,是在美苏对立的国际环境下,在被美国占领这一最大现实中,以"追随强者"的结盟心态做出的重大战略决择。在依附美国构想的基础上形成的战后日本国家安全政策目前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安倍内阁的国家安全政策走向特别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92.
艾明 《比较法研究》2014,(2):176-189
在欧洲人权法院看来,基于营救目的实施的逼供行为违反《欧洲人权公约》第3条,应当排除被告人于审前程序作出的所有认罪口供。在被告人于庭审时重新作出认罪口供的情况下,欧洲人权法院认为,以不人道待遇获取的认罪口供洐生的实物证据可以不排除。内国法院使用这样的实物证据用于检验该认罪口供的真实性并未侵犯被告人不自证己罪的权利和公平审判的权利。  相似文献   
993.
《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是我国最早签署的由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核心国际人权公约。1980年7月我国就签署了这一公约,《公约》于一年后的9月对我国正式生效。该公约在我国的生效时长已经超过了30年,对我国妇女保障体制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公约》的国内实施还面临着很多的挑战,这些困难和挑战在联合国妇女权利委员会定期审议的相关文件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994.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Language of the Listening Body, a collaborative creative project between choreographer Hope Mohr and composer Michelle Nagai exploring an active listening and moving practice in the urban environment of New York City. Mohr discusses listening and moving practices in the studio and in ‘soundwalks’—walking meditations where participants are encouraged to maintain a high level of sonic awareness. The article discusses discoveries and questions that arose during a creative process with a focus on: (1)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tening-based movement research and public soundwalks, and (2) the unique issues involved in environmentally based creative process and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995.
2007年4月27日,日本最高法院做出"根据中日联合声明中国国民的请求权已经被放弃"的判决,使得二战受难者在日民间战争赔偿诉讼陷入僵局。此种境遇下"和解"成为战后遗留问题工作者寻求突破的无奈选择。安野和解正是在此背景下达成。虽然和解取得了如企业承认强掳劳工的历史事实、表示谢罪、经济赔偿等一些成果,但受日本政府态度的影响,和解只能存在于受难者与企业间,就必然使得和解带有不彻底性,这也恰恰成为和解饱受争议的根源。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在于以诉讼推动战争赔偿立法,以实现日本政府与企业两个层面上承认强掳华工法律责任基础上的全面解决,诉讼的根本目标及意义也在于此。  相似文献   
996.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multiple roles played by civil society actors in relation to policy debates relating to whether to advocate or oppos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under a variety of specific circumstances or in general. There is no consistent civil society viewpoint, but rather a range of disagreements relating to whether there exists a genuine imminent threat of humanitarian catastrophe, whether the political will exists to intervene in a manner that protects a threatened population, and whether a reliance on force for humanitarian ends should ever be supported in the absence of a mandate from the United Nations Security Council (UNSC). Most civil society voices prefer to assess each case on its own rather than to be for or against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s a general proposition. A consensus would look favourably upon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endorsed by the UNSC. The problems arise where such an endorsement is not obtainable. The NATO War of 1999 to safeguard the endangered Albanian population of Kosovo illustrates the positive case for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as there appeared to be an imminent threat and there existed a sufficient political will to make it seem likely that an intervention could attain its goals. The absence of support from the UNSC in this instance was offset by the participation by the UN after the fact in the work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reconstruction, although the precedent set by this use of non-defensive force has kept the Kosovo undertaking controversial. In contrast to Kosovo, civil society actors throughout the world generally rejected the claimed humanitarian justifications for the Iraq War. At this time civil society is split on the question as to whether ever to encourage humanitarian intervention undertaken absent a green light in advance from the UN.  相似文献   
997.
日本劳务派遣业伴随日本经济由高速增长到低速增长的转变和历经多次市场巨变后,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劳务派遣规制法律体系和有效的管理体制,它对我国规范劳务派遣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98.
李冬 《行政与法》2014,(8):85-88
警察群体是我国诸多机关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保卫国家社会安定、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职责。警察权益的保障是提高警察工作积极性的重要前提。更是维系国家执法权威的关键。但目前暴力抗法、暴力袭警等违法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警察的人格权、健康权甚至生命权。本文分析了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现状,并结合国外警察权益保障的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警察权益保障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999.
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正案将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纳入其中,但对与该原则具有密切联系的沉默权制度却没有提及,并且保留了第118条"如实供述"的内容。这就使得解读相关条文时存在逻辑上的矛盾。通过对国际公约和各国立法的解读,可以得出反对强迫自证其罪原则可以推导出默示沉默权的结论。为解决该原则与"如实回答"条款之间的冲突,第118条应理解为:如果你要回答问题,就应当如实回答;如果你选择沉默,则无须回答。  相似文献   
1000.
尽管我国刑法典受贿类犯罪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规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是在“影响力”的含义上,二者范围并不相同;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中的“影响力”是指对他人的行为或者思想能够起一定促进或者改变作用的无形力量,其可分为形式上的影响力和实质上的影响力、职权性影响力和非职权性影响力以及直接影响力和间接影响力;行为人表现出来的影响力强弱与行为的定性有着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