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2篇
  免费   222篇
各国政治   231篇
工人农民   89篇
世界政治   45篇
外交国际关系   273篇
法律   586篇
中国共产党   365篇
中国政治   602篇
政治理论   233篇
综合类   1410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37篇
  2021年   66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61篇
  2015年   74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294篇
  2012年   272篇
  2011年   312篇
  2010年   266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24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206篇
  2003年   182篇
  2002年   139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21.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推动理论创新,而且重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宣传、教育和普及,把它作为党生存发展、履行自己伟大使命的重要保证。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是党提出的理论工作在新时期所面临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922.
庄友刚 《理论学刊》2012,(6):70-74,128
当前中国语境中的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存在三个基本的困境或问题:第一个是理论创新的价值取向与哲学特质、本性之间的悖谬;第二个是理论创新的目标要求与马克思哲学的理论特质之间的分裂;第三个是马克思哲学推进的世界历史基础与中国社会现实基地之间的差异.这种困境可以归结于马克思哲学理论创新中的狭隘政治实用主义,实质反映的是普遍与特殊、长远目标与近期任务之间的关系.只有保持深度的问题自觉,中国马克思哲学的理论创新才能真正走出和摆脱这种迷茫和困境状态.  相似文献   
923.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的教育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需求的问题。教育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要适应新形势下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就必须进行深入的改革,而这种改革的目的是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支撑21世纪人力资源源泉的教育与过去的教育相比,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预示着未来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相似文献   
924.
徐进 《拉丁美洲研究》2020,42(1):1-14,154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由新时代、中国特色和大国外交三部分组成。对于新时代的含义,党的十九大报告已经做出了明确的表述。大国外交的研究,历来是国际关系学界关注的重点,但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学术界似乎着墨极少。所谓中国特色,就是指中国独有而其他国家没有或罕有的某些环境、指导思想、操作原则和具体抓手。本文探讨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独特”之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独特外部环境中展开的,其指导思想是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组成部分的习近平外交思想,采取了结伴不结盟这一独特的外交原则,以及“一带一路”倡议这一独特的工作抓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有三个独特的理论来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传统文化和新中国外交传统。明确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特”在何处,有助于我们总结和把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外交总体布局,有助于我们观察和分析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走向。  相似文献   
925.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增强了综合国力,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是现阶段,在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在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的角度等方面,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分析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特点,探索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存在的问题和转变的制约因素,总结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对我国对外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变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2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取决于改革开放的程度,取决于制度创新的物质基础。我国的国家治理体系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领域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也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源头活水,制度是对已经经过实践检验收到成效的党的方针政策的升华和确认。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并使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进程相适应。科学高效的国家治理体系,是提高管理国家效能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是提高管理国家效能的决定性力量。  相似文献   
927.
本文以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的古代“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理念为背景,较为系统地阐释了该理念的内涵及它发生、发展和形成的途程。着重点在于探讨同该理念紧密相关的前贤们在以民为本与富民教民、法治与治国、德治与法治、为政与治吏诸关系上的经典论述,以揭示这些文化遗产对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法治建设的镜鉴和继承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28.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由于历史原因,华人在印尼大多从商。本文以印尼官方公布的数据和部分权威统计资料为主要依据,对印尼华人和华商资本数量进行推估,指出印尼华人约达1000万,华商资本达1638亿美元。自1980年印尼政府放宽华侨入籍条件后,绝大部分印尼华侨通过入籍成为印尼公民,而华侨经济也自然演变为华人经济,成为印尼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印尼华商资本仍面临诸多困境,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29.
伴随着中越两国语言文化交流,汉语成语被大量的传入越南并被越南语"吸收、消化"。这一过程也是汉语成语在域外传播不断调整、适应的过程。在传播过程中产生了各种变异现象——从语音到语义,从结构形式到构词要素。本文将其归纳为形义照搬—改造改写—语义转化—利用创新四种形态,以此来考察汉语成语在越南传播的变异特征。  相似文献   
930.
自中国与东盟2001年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经济、政治、安全以及文化方面的合作不断加深。已有众多国内外学者对东盟各国的华文教育展开理论和实证方面的研究。本文在综合近10年来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关东盟华文教育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东盟各国华文教育研究的内容、特点、启示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