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45篇
  免费   248篇
各国政治   294篇
工人农民   193篇
世界政治   80篇
外交国际关系   295篇
法律   785篇
中国共产党   392篇
中国政治   589篇
政治理论   337篇
综合类   152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59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72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325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294篇
  2011年   322篇
  2010年   309篇
  2009年   305篇
  2008年   356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220篇
  2003年   216篇
  2002年   158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汉字有三千四百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汉字与拼音文字相比优势在于:汉字体现了表达信息所能达到的最高效果;汉字的重复利用率非常高,表达、传递信息的优势一目了然;汉字具有独特的书法艺术,魅力无穷。只要中华民族存在,中华文化存在,汉字的发展趋势就是不断地简化,朝着更为易读、易解、易写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42.
我国积极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金明 《行政与法》2006,(7):109-111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全球性环境保护运动的开展,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新形式为广大发达国家所利用,这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的对外贸易提出了挑战。本文分析了绿色壁垒的涵义、成因及表现形式,指出了绿色壁垒对我国的影响,提出了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43.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的理论定位、特质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阶段跨越性、历史传承性、人文关怀性以及超越时空性等特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生态文明,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型社会"建设为载体,以发展生态经济为支撑,以生态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健全社会参与机制为突破口。  相似文献   
44.
政府工作机制创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当前政府工作机制在职能配置、工作制度、工作方式等方面都与形势发展及和谐社会的要求不相适应,必须从管理理念、管理职能、工作制度和工作方式等方面实现政府工作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45.
通过介绍两个与中国法律或中国法院判决有关的案例,对中国法在外国的适用以及外国法院尤其是英国法院如何看待中国法院的判决进行了介绍和评析。  相似文献   
46.
尹绍亭 《思想战线》2004,30(2):94-97
1973年河姆渡遗址发现后,中日两国学者对稻作起源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对稻作起源年代的认定更为明确,尤其是两国学者对稻作起源区域的高度认同以及研究方法、内容上的互补,大大丰富了稻作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47.
人才竞争已是经济全球化竞争中的核心,海外归国留学人员(以下简称"海归"人才)成为我国人才战略的重点.本文以广东省为例,利用有关资料,系统分析了"海归"人才对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并对广东省未来如何更好地吸引"海归"人才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  相似文献   
48.
试论案件侦查中的“习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人员要善于了解、掌握习惯的特性及种类,并为侦查活动所用。本文主要从习惯的特性、种类及意义三个方面对习惯进行了研究,对侦查实践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9.
High public interest today i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such as ‘spin’ and i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such as electoral turnout suggests that there may be value in exploring the processes by which political messages are produced and consumed,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 with participation. It may be that what citizen‐voters think of message production influences how they consume political news and publicity (through observing and evaluating), and that the propensity to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s subsequently affected. This paper offers a model which traces the produc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starting at their origins in the political class, and flowing via traditional political journalism or controlled media and new media to citizen‐voters who both observe and evaluate them (ie consume them)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making any political choices. It is hypothesised that the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message production and content by political consumers influences both their types and levels of participation. Research of this nature into political organisations is relatively rare. Similarly,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of investigations into other aspects highlighted in the model: attitudes of the political class toward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the produc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s before they reach the media and how they are received by the media, and their consumption by citizen‐voters in relation to the propensity to participate in politics. Copyright © 2003 Henry Stewart Publications  相似文献   
50.
儒、道、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体系,它们中的许多精髓都被衍生成中国绘画的重要理论,对中国绘画的艺术创作、审美原则、艺术风格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构成了中国绘画艺术的根基,因此,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绘画艺术必须从儒、道、佛的视角着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