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2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34篇
工人农民   18篇
世界政治   48篇
外交国际关系   480篇
法律   545篇
中国共产党   9篇
中国政治   57篇
政治理论   179篇
综合类   56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44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66篇
  2017年   81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15篇
  2011年   121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36篇
  2008年   114篇
  2007年   143篇
  2006年   106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61.
经济法之人性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经济法产生的逻辑及主要内容考察,经济法是“人性冲突与调适”的法律形式。就实践而言,经济法产生于市场失灵,而市场失灵的深刻原因在于市场领域内人性的冲突;就立法而言,经济法产生于民法失灵,而民法失灵的真正根源在于民法注重人性解放的同时,对人性的反映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因此,经济法应当从厚重的“纯经济色彩”的层层包裹中破壳而出,复归人性之路。  相似文献   
862.
传统法学理论认为中国古代法律是“诸法合体、民刑不分、以刑为主”,进而否认中国古代民法的存在。从“民有私约如律令”这一合同习语出发,广罗相关历史资料和学术研究资料,系统考察了“民有私约如律令”的语词渊源和作为其主要载体的中国古代“地券”的概念内涵、外延、法律属性及其与土地买卖契约的关系后发现:在中国古代,民间私契在当事人之间的效力等同于官府律令的效力之理念,由来已久;民间长期存在着与官府律令相对应的,以意思自治为主要内容的民事习惯法;中国古代民法对民事法律关系的调整有其独到之处,即通过对公权力的界定来给出私权活动的范围,以正律仅仅作为一种民事活动底线的最基本的要求,而在实定性的私法体系外设想和构筑民事法律秩序。  相似文献   
863.
跨境破产法的统一历来是法律统一化的难点。以往的研究成果多从统一化的内容方面进行研究和论述,而忽视了法律统一化的方式。实际上,对于跨境破产这种利益冲突集中的领域,“形式”与“内容”均会对法律统一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回顾跨境破产法统一化的历程,条约、示范法、超国家的法逐一登上历史舞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情境下发挥各自的作用,表现出明显的法律统一化方式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多元化的统一方式正在形成一种“合力”,共同推动着跨境破产法律统一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64.
何悦 《行政与法》2007,1(9):127-128,F0003
商品房预售是房地产开发的一种主要筹资方式。商品房预售合同签订后,作为买卖标的物的商品房尚未建成,买受人仅取得预售商品房所有权的期待权。尽管物权法和债权法有些概括性规定对预售商品房期待权的保护起了一定作用,但远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买受人所享有的期待利益。完善我国民事立法的相关规定,有助于从根本上维护预售商品房买受人的期待权,实现买受人最终获得商品房所有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5.
秦晴 《行政与法》2007,(8):79-82
我国安全防范报警技术服务业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尚无全国统一的成文法规对行业的管理进行统一规范,而各省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的规定比较混乱,甚至存在许多与国家其他法律规定相冲突的情况。本文在考察国内外安全防范报警技术服务业发展现状和立法现状的基础上,对行业全国统一立法的急迫性作出了分析,试图对规制行业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则进行重构,以期为行业的立法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从而实现整个行业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866.
吴泽勇 《现代法学》2006,28(2):139-149
《刑事民事诉讼法》的修订,本是为了回应守旧大臣的批评,适应当时改革的即时之需。为此,它被定位为一部暂行章程,这导致了它简单、务实的立法风格。不过,与这种风格不协调的是,立法者又显然试图将一些时人并不熟悉的制度引入中国。《刑事民事诉讼裁判等项法律》的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刑事民事诉讼法》的起草过程提供了线索。根据现有史料,不足以断定伍廷芳就是《刑事民事诉讼法》的起草人;督抚对该草案的批评,也不能简单归结为“礼教派攻击法理派”。这次立法最终以一种“不了了之”的方式终止,但是,作为法典编纂的一个失败案例,它却给后人以长久的启示。  相似文献   
867.
余能斌  程淑娟 《现代法学》2006,28(5):173-181
俄罗斯对国家所有权的规定体现了其社会转型的特点。它赋予国家所有权与其他种类所有权平等的法律地位,实现了国家所有权主体和客体的多元化。在国家所有权的实现方式上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权利安排:一是对国有单一制企业和机构保留国家的所有权,该单一制企业和机构本身享有他物权性质的经营权和业务管理权;二是通过法人所有权作为一种中介性概念实现国家所有权。此外,俄罗斯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消灭和保护也都有自己的特点。我国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国家所有权的意义自然与俄罗斯不同,但物权法也应设计出最适合自己国情的国家所有权制度。  相似文献   
868.
试论完善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务员监督制度是建立高效、廉洁政府和选拔高素质公务员队伍的重要保证。在建立和完善我国公务员制度的过程中,应当将公务员监督制度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加以研究。本文从权力机关监督、行政监察、舆论监督、软性监督以及公务员财产申报等角度对如何完善我国公务员监督制度作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869.
我国的公务员职业化还处在探索发展阶段,在这一进程中急需通过能力建设克服公务员队伍中的“本领恐慌”。公务员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而多层次的系统工程,既需要组织提供培训和公务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以绩效为导向的管理和考核机制,更要从价值观上培育公务员的职业素养。  相似文献   
870.
何华 《政法论丛》2006,(4):81-86
滕毅先生的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法、德民法典文风及其差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探讨,但这种探讨有失偏颇。法、德两国民法典文风形成的原因除了可以从文化方面进行探究外,还可以从其他方面来寻找。《法国民法典》文风形成与资产阶级争取城乡平民阶层、启蒙运动的影响以及当时法国法律职业的整体状况等诸多因素有关;而《德国民法典》文风形成则与“德意志国语运动”和德国启蒙运动及资产阶级革命的独特性所导致的德国社会体制的独特性有密切联系。我国民法典的制定过程中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以发挥民法典的实际效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