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5篇
各国政治   10篇
工人农民   15篇
世界政治   12篇
外交国际关系   4篇
法律   40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23篇
政治理论   25篇
综合类   16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在人类生活与历史中体现出来的正义是绝对而永恒的,还是只是相对而临时的?这个问题的分歧导致了两种正义观。永恒正义观把正义法则看作是人-神或天-人共有的法则,因而不只是"人法",同时也是"天理"与"神律",它不仅涉及人世间的利益关系,而且涉及人-神(天-人)之间的神圣关系;而相对正义观则把正义法则仅仅看作人世间的利益关系的法则,只涉及利益关系,因而正义法则只是世间的人法,而不具有任何神圣性。两种正义观产生两种立法精神:有超越维度的立法精神与没有超越维度的立法精神。对理性的自由的觉悟,是认识正义法则绝对性与立法精神超越性的一个根本性进步。  相似文献   
102.
Collective Memory from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study of collective memory has burgeoned in the last 20 years, so much so that one can even detect a growing resistance to what some view as the imperialistic march of memory studies across the social sciences (e.g., Berliner 2005; Fabian 1999). Yet despite its clear advance, one area that has remained on the sidelines is psychology. On the one hand, this disinterest is surprising, since memory is of central concern to psychologis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lative absence of the study of collective memory within the discipline of psychology seems to suit both psychology and other disciplines of the social sciences, for reasons that will be made clear.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psychology might step from the sidelines and contribute meaningfully to discussions of collective memory. It reviews aspects of the small literature on the psychology of collective memory and connects this work to the larger scholarly community’s interest in collective memory. The first thre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is paper.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are listed reflects the throw of a die.  相似文献   
103.
公共服务:公务员精神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正在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这对公务员的有效的公共服务提出了很高要求。新公共服务理论的产生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与新公共管理理论提出了挑战,对于引领我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意义重大,更为理解公务员精神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结合新公共服务理论,对公务员精神的实质做了分析,对我国公务员在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培养公务员公共服务精神的途径加以探索,这些理应成为题中之义。  相似文献   
104.
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劳资关系经历了一个较长发展时期,逐步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规制劳资冲突的法律制度。主要表现为通过劳动基准、团结权、集体谈判和产业行动立法,规制双方行为,将冲突纳入法制化轨道中。同时,建立完善的劳资争议处理法律制度,作为解决劳资冲突的底线。  相似文献   
105.
要维护党的执政地位,必须从时代特点和中国实际出发,以改革精神研究新形势下的执政规律,破除陈旧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确立一系列基本执政原则,并通过实践将其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6.
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与历史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的社会处于伟大的变革时期 ,变革的社会需要法学“巨人”。法学家必须具备三种时代精神才能担负起时代所赋予的历史使命。法学家的时代精神为 :权利正义精神、创新精神和批判精神 ;法学家的历史使命为 :开创中国的权利文化 ,构建中国的法治思想理论及培育中国的法律化道德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7.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can be understood as a collective good when it is the outcome of the integration between internal to the firm investments in R&D and learning and the absorption of competencies and technologies provided by external organizations (such as, other firms, universities, R&D centers).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is a crucial strategy in such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firm and the system. Only under effective conditions of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the private and social benefits derived from the exploitation of spillovers are higher than the private losses due to partial inappropriability. The article presents a simple microeconomic framework to understand 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integrating the effects and conditions of technological communication within a knowledge production func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internal investments in R&D and learning, partial inappropriability, the conditions for the access to external knowledge and the exploitation of spillovers explains increasing returns in the production of knowledge.
Pier Paolo PatruccoEmail:
  相似文献   
108.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低谷走向高潮、走向全面胜利的最光辉的时代。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展现出纪律严明、倡言真话、以身作则、勤于学习等优良作风与高尚品质。正是这种迥异于腐败丛生的国统区的崭新的精神风貌,吸引了一批批有志之士投入革命阵营,培养了大量的革命人才参与对敌斗争。延安精神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宝贵财富,直到今天仍值得借鉴与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09.
习近平关于发扬斗争精神的重要论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与考验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的干部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斗争精神的核心内涵,发扬斗争精神、坚定斗争意志、把准斗争方向、明确斗争任务、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方法,增强斗争本领。要树牢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立足最严重事态做好各项准备,努力在重大斗争中走在前列、赢得主动,切实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10.
民族精神: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表述。在科技发展El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总有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共享,其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构成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