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8篇
  免费   137篇
各国政治   13篇
工人农民   7篇
世界政治   41篇
外交国际关系   28篇
法律   2005篇
中国共产党   12篇
中国政治   711篇
政治理论   110篇
综合类   246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07篇
  2012年   337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365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407篇
  2007年   427篇
  2006年   392篇
  2005年   369篇
  2004年   346篇
  2003年   297篇
  2002年   239篇
  2001年   180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刘远 《北方法学》2009,3(3):52-62
对刑法基本原则的深刻理解来自于探寻其生命源泉。英国1215年《大宪章》与罪刑法定主义之间的联系被过分夸大了。罪刑法定主义的道德基础是个人主义的道德观,其政治条件一个是政教分离,一个是王在法下。罪刑法定主义仅仅立足于民主主义是不够的,还须立足于立宪主义,其根基在于人的尊严和自治,而其前提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992.
论交通肇事犯罪人的特点及刑事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洪宪  曾彦 《北方法学》2009,3(3):63-68
交通肇事犯罪人属于一般自然人主体,具有与传统犯罪人不同的性格特征,交通肇事犯罪人在主观上是过失心态。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加重处罚情形,交通肇事犯罪人的共犯是我国刑法规定的特殊处罚情形,交通肇事后行为人遗弃被害人的,应当按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处罚。应当从刑事立法、刑事政策、犯罪学理论三方面入手,加强对交通肇事犯罪人的预防和惩处,有效防止交通肇事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3.
近年来,仙游县诈骗类犯罪活动多发,如何提高侦办此类案件的质量和水平,是公安机关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有必要在对案件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法律、法规,统一公安机关办案思路,以保障案件执法活动优质、高效进行。  相似文献   
994.
从人性方面来探讨犯罪问题历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视角。我国古代存在着丰富多元的人性论,不同的人性论,造成了对犯罪原因的不同解读,进而影响了不同预防犯罪对策的选择。  相似文献   
995.
行为人在实施侵犯人身暴力犯罪后“捎带财物行为”的定性,应当具体分析暴力犯罪后“捎带财物行为”性质,即判断先前侵犯人身的暴力犯罪给被害人造成的状态,接着判断先前暴力行为是否形成新的“威胁”以及是否被“捎带财物行为”实施时所利用,最终作出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996.
危险犯之中止形态是指行为人在故意实施犯的行为过程中,自动停止其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了危险结果发生的一种犯罪形态。当行为人采取措排除危险状态避免实害结果发生这一条件成熟时,那么危险犯既遂就被相对应的实害犯中止形态所吸收,仅成吸收的犯罪形态即实害犯中止。如果没有造成损害,应当就免除处罚;如果造成损害的,应当从轻处罚。  相似文献   
997.
重大飞行事故罪属于较为特殊的业务过失犯罪。该罪侵犯的客体是民用航空的飞行安全,这是公共安全在民航领域的具体表现;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规章制度,致使发生重大飞行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犯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从事民航活动的民航人员;主观方面是过失,该罪的过失是相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而言的。  相似文献   
998.
随着国际法的不断发展,传统国际法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国家能否构成国际犯罪、应否承担刑事责任的问题已成为国际刑法学界争论的激烈问题。国内外刑法论著中有关国家犯罪和国家刑事责任问题的观点大致有四种。确立国家犯罪及其刑事责任有据可依。  相似文献   
999.
仇恨犯罪是指全部或部分因对他人的种族、宗教、残疾、性倾向有强烈歧视而推动的侵害人身、财产、社会的刑事恶行。剖析美国仇恨犯罪能够为我国犯罪学去粗求精、提高理论敏感性、有针对性地攻克理论难关提供思路。仇恨犯罪人在确证自己所信奉的文化观念后采取非法手段,实现自己创造的象征性价值。野蛮的宣泄歧视情绪的亚文化能够在潜在的犯罪人群中得到认同,这是仇恨犯罪形成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00.
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预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是当今世界一大严重的社会性问题,有人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列为世界三大公害。不完善的家庭结构及家庭教育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在家庭角度应采取切实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